厦门日报“理论在线”专版深度探讨如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03月26日 15:03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重要部署,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厦门推动“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勇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的重要内容。对于腹地相对狭小的厦门,如何克服自身短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期理论在线邀请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探讨。

(注明:本期文章一共3篇)

建设新时代美好新农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 摘自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山东省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何逸英 (作者系厦门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这是党中央顺应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趋势,对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进行的重大部署,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
   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
   的时代背景和创新内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历史方位下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也是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时代背景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农业、农村、农民历来都是重中之重的那一部分。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之后,相信农民、依靠农民、为农民谋福利,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大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力度,出台一系列惠农强农重大举措,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使得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堪称农业转型升级快、农民得到实惠多、农村面貌变化大的5年。但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是“三农”,基础设施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三农”,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长远、乘势而上,顺应新历史方位的重大决策,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统筹城乡关系、搞好“三农”工作的重大创新。党的十九大的另一个重大政治论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我国的“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相较于十多年之前提出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乡村振兴战略更进一步提出农业农村要优先发展的要求。在生活总体实现小康之后,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更丰富,他们期盼在家乡能有更满意的收入保障、更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更舒适的居住环境,与此同时,农业农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仍然普遍存在,如农业基础较薄弱,村庄空心化、农户老龄化突出,城乡基础设施不平衡、城乡公共服务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不平衡,许多地方的农村社会建设和乡村治理缺乏生机。
   基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和对农业农村现实状况的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性地提出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涵盖了农村的经济、农村的政治、农村的文化、农村的社会、农村的生态文明各个方面的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性地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力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乡村振兴战略还把20字总要求作了提升性的表述,堪称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厦门大力推动乡村
    振兴战略的若干思考
   近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发展厦门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等提出路线图和时间表,是今后厦门“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简言之,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目标。
   大力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实现农村产业振兴。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厦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提质增效。现代都市农业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田野到餐桌的过程,涉及生产、加工、机械制造、仓储、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包装等多个产业。要像搞工业那样经营好厦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必须构筑和完善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培育和鼓励各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让更多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农业不仅提供物质产品,还提供非物质产品,具有多重功能。农村不仅有农业,还应该有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包括乡村休闲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业等。当前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厦门农村产业升级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去年,厦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量达到560万人次,同比增长19%,总收入6.7亿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应以厦门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契机,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挖掘岛外各区乡村旅游资源,以创建各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入手,鼓励社会资本和集体经济合作社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用第三产业的成长带动乡村发展、农民增收。
   加快改革,破除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更顺畅向农村农业流动,实现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振兴乡村所需要的人、地、钱等问题,必须通过城乡统筹、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作用来解决。只在农村农业内部做文章,行不通。要继续加大财政对岛外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修复、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投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产业振兴的制度基础,要继续巩固土地承包关系,积极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明确集体资产所有权,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促进农村产权规范流转和交易,特别是指导农民开展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化改革,让农民变股民,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独立、自主经营、发展壮大,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