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厦门日报“理论在线”专版

2018年05月21日 15:18 来源:厦门网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5月21日厦门日报“理论在线”专版围绕这个主题刊发两篇理论文章现转载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真懂 真信 真用

努力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周世兴  (作者单位系华侨大学生活哲学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由思想解放开启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已届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有新实践、新任务,需要新思想、新理论,需要涌现出一大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每一个有作为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都要自觉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和任务,以成为一个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鲜明的中国立场和广阔的世界视野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为最高学术追求,“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以一个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应有的理论自信、理论勇气和责任担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努力建构兼具世界意义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一、“真懂”马克思主义,全面掌握、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深谙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力戒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敷衍了事和草率马虎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内容博大精深,极具理论扩张力,有诸多有待开拓的领域,非下一番苦功夫不能熟练地掌握它。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来说,无论是把它归结为“两大发现”,还是把它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都应当充分自觉认识到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的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断,也是在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来对待,而不能对它作割裂的和“教条化”的理解。就目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把握状况来说,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科学化”从而“整体化”,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不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当然很多,除了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一基本原则外,一个重要途径是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理解,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科自觉”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作分学科专门研究的同时,实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自觉”,对马克思主义做出整体性、综合性的创新研究。因此,为达成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每一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都应当本着为人民、为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精益求精,推陈出新,力戒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敷衍了事和草率马虎的态度,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二、“真信”马克思主义,以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潮,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正如邓小平所言,“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以其强劲的生命力显示出具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受到世界上同情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这就向世界昭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当代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希望和未来,就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理论和实践中。因此,我们完全不必自堕志气,而是要“真信”马克思主义,以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存在和发展形态,担负起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使命,“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以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必须破除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的迷信,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体自觉和方法论自觉,超越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的研究框架与既有结论,构建兼具世界意义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西方马克思主义来说,它确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但要说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难以恭维,只有西方马克思主义才是真学问,则有言过其实之嫌,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某种程度的偏离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忽视的;就西方“马克思学”来说,由于其研究缺失马克思主义信仰,它在最好的情况下不过是一种“中性”的“学术研究”,而在最坏的情况下则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附庸。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尽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西方学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有诸多相似或相通之处,但二者的格局与视野始终是相异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其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企图超越意识形态性的所谓“中性”的、“纯学术”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最终只能沦为西方学界各种奇特观点的贩卖者和附和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完全有这样的自信:结束我们的“学徒期”阶段,以高度的使命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建构我们自己的理论话语,“让马克思说汉语”,正当其时!
  三、“真用”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实践中展开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研究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必须“真用”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实践中展开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研究,做出能够掌握群众、说服人的研究成果。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对于一个有作为的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仅仅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积极参与这种理论的实际运用过程,从活生生的现实出发对未来做出预测、展望与规划,使马克思主义在这种理论前瞻性中持续不断地获得强大生命力。一是密切关注时代和人类问题,对当今人类社会所共同面对的诸如环境与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贫富分化、能源危机、人口危机、核危机等这样一些事关当代世界发展、当代中国发展的人类性、全球性问题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和生命力。二是直面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将理论探索的目光投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解决的重大基础性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实践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紧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聚焦改革实践中全局性、战略性、针对性的大问题,回答民族复兴征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也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不负人民重托,不辱时代使命,做大学问、真学问,作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精品成果。
  四、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融通马克思主义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努力建构兼具世界意义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务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不断开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当代中国,所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反对任何形式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理解。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就要求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修养,还要有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特别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自觉意识与能力,作出体现
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研究。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一定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专家,但一定要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修养,透彻地了解“历史的中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历史地”了解“今日的中国”,才能对当代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真实内涵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也才能真正懂得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以及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集大成者,其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与各种思想文化资源的激烈竞争,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交流、交融、交锋中,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总之,每一个有作为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都应当以成为学贯中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为目标,以自信开放的心态、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博采众长的能力,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特别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源,努力建构兼具世界意义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五、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应有的理论自信、理论勇气和责任担当,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为大力推进实践创新基础上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们需要造就一大批“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其所以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我们在弄懂、信仰、运用马克思主义方面与伟大事业要求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还走在路上:在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那里,懂则懂矣,未必“真懂”,其所懂者无非还是那些已经僵化过时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和实质,则未必就懂;信则信矣,未必“真信”,往往是口惠而实不至,仍然停留于口头上、讲话里、汇报中,未能刻于骨铭于心从而融入自己的精气神之中;用则用矣,未必“真用”,或由于不信而不愿用,或由于爱惜羽毛而不敢用,或由于不懂而不会用,或囿于私利而不真用。其所以能够提出这样的要求,不仅是因为我们有一支阵容整齐、数量庞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队伍,而且是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新实践需要新思想、新理论,需要更加自信强大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呼唤一大批勇立时代潮头、勇于发思想先声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涌现和出场。
   对于每一个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只要是“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以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有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因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宏伟壮阔事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使命重大、任务艰巨,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诸领域和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需要数以百千万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一旦我们有了几百个、几千个甚至上万个可以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理论创新人才,那么,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新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矢志构建具有世界意义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