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厦门日报“理论在线” 创新社会治理 让市民更有获得感

2018年09月30日 09:49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严克龙
  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4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改革处于攻坚期深水区,社会管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抓经济发展不能忽视社会治理。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使群众的事有人办,群众的困难有人帮,公益的事业有人做,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才会油然而生。总体而言,就是要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对于厦门而言,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需不断突破传统的理念思维、条框束缚、行为规制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战略任务。我们应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搞好社会治理提出的要求以及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面临的形势,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幸福厦门”建设,现从以下五个方面浅析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首先,正确把握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意蕴所在。社会管理是人类活动的一项基本管理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深入到具体问题中去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改进方法。
  第二,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面对全新的社会格局,我们应实现社会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多元的社会治理,可以适应多元的社会需求,为公众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公共服务。
  第三,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与制度创新。在整合社会治理资源方面,要以城乡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第四,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科学化的重要法宝。社会治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尝试一:厦门在民生建设方面有亮点,如市政府的“市长专线”、《厦门晚报》的“我要说”、广播电台的“听众专电”等等,都是很好的政府与民众互动栏目。若能够再开辟一些诸如“民生论坛”这样与老百姓“面对面”的交流平台,可以讲,是对民生建设的极大补充,会极大地推动社会治理进步。尝试二:对于文化建设,个人认为,领导干部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此带动基层民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营造全民办文化的氛围。简而言之,既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以小见大,推进社会治理科学化。
  第五,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心在于夯实基层基础。社会治理创新的源泉在基层。就厦门而言,我们可探索建立“街道驻社区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事务所”——事务所是在党组织领导下,与居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一起,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公益性新型社会组织。当然,开展社区公共服务,既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财政投入,也不能让社区居委会承担太多的公共服务职责,政府不妨开拓思维,借助服务“外包”,发挥社会治理功能,还可以鼓励企业参与社区共建、服务社会。此外,应帮助社区探索居民自治形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同驻共建机制,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真正成为全体居民的“家”。一言以蔽之: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将服务贯穿于管理过程,不断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不断增强基层实力和活力,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系市委讲师团)

  理论创新不止步
  特区实践再深化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理论文章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