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厦门日报“理论在线” 向现代化经济体系方向迈进

2018年10月29日 15:06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王复基

  在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建设性、创新性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与实践。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有益的探索,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其实,商品经济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更不用说在它的前面还有“有计划的”这样的定语。但它对“资源、产品可以交换”进行语义上的解放,已经实属不易。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与实践。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国内外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大胆突破传统理论观点的束缚,逐步提出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是这一改革方向的正确选择和种种改革举措的步步实施,才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了制度创新的崭新阶段,从而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

  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有以下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飞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飞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经济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经济飞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地区保护、行政垄断、闭关锁国的经济向内外开放、平等竞争的经济飞跃。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就意味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经接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们进一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只有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中之重。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求我国的经济产业要转型升级,包括经济发展的格局将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的发展,主要特征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简要概括,就是要求从过去追求量的增长转向质量和效益的增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最终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主要依靠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从1992年10月12日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至2018年10月已经26年了。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最新实践相结合,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进程正在经历了新飞跃。

  (作者系厦门市经济师协会执行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