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厦门日报“理论在线” 深化两岸产业融合 促进厦门经济转型升级

2019年03月06日 09:36 来源:厦门日报

  编者按

  今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厦门社科界深入开展系列学习研讨活动,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厦门市经济师协会紧跟时势,于3月2日举行以“加强厦门与台湾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会上,来自我市高校、科研机构和国企的专家学者面对面,共同为厦门如何加快引进台湾的特色先进技术、加快引进台湾的优势产业,加快厦门与台湾金融、半导体、光电、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旅游会展、健康医疗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交流合作,加强厦门与台湾的产业融合献计献策,以期不断推动厦门联结台湾经济和社会的脉动,促进厦门经济转型升级。本期“理论在线”刊发部分与会专家的文章,以飨读者。

  厦台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蒋晓蕙

  今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厦门地处对台前沿,是海西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也是最早建有台商投资区的大陆城市,新形势下落实习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在推进厦门与台湾产业融合方面,厦门是大有可为的。

  (一) 提高推进厦门与台湾产业融合发展的认识

  1.从丰富两岸和平统一实践的高度去认识。无论从历史、现实还是未来发展看,台湾都不可能从中国分裂出去。厦门地处对台前沿,与台湾有天然的地缘、人缘、文缘,促进和平统一,我们责无旁贷。遵照习总书记说的“以双赢取代零和”,加快推进厦门与台湾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从促进厦门和台湾两地的经济发展,增进和平统一认同的高度去认识。台湾近年的经济滑坡很厉害,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震荡,加上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这些前沿科技迅速崛起,依靠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台湾面临更多市场风险。“亲望亲好,中国人要帮中国人”,厦台两地产业合作是互利共赢。厦门提出的“双千亿”产业链,也是要让厦门能突破现实困境,再创经济辉煌。两地经济发展都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下功夫,台湾科技产业比我们早起步,但要靠大陆市场的规模效应,厦门台湾两地产业融合,肯定促进厦门和台湾的经济发展,进而有利于增进两岸和平统一的认同。

  3.从有利于厦门和台湾两地的民生建设的角度去认识。台湾的医疗大健康产业、养老服务业、旅游服务业有很多优势,结合厦门区位特点,恰恰是需要大力发展这些有利于民生事业的产业。

  (二) 促进厦门与台湾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1.优势互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台湾的光电、电子、屏显等产业有技术优势,但依赖外销,产业链不完整,厦门有发展这些产业的需求,屏显是千亿产业链之一,又有市场和劳动力,两地优势互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2.借助地缘优势,加快推进两地的医疗大健康产业、养老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台湾的健康体检、医疗器械、医疗保健等大健康产业比较先进,厦门发展高端医疗产业和养老服务业是必然趋势,两地的这类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改善百姓生活,促进民生工程建设。

  3.借助人缘优势,继续推进厦门与台湾的旅游产业融合。厦门和台湾都是全球著名旅游胜地,台湾旅游业的主要客源来自大陆,厦金小三通是最早打开两岸交流通道,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推进两地旅游服务业的融合。

  4.借助文缘优势,扩大厦门与台湾文化产业的融合。两地有通用闽南语这独特优势。传统的闽南文化如何与现代科技“嫁接”,老工业弃地如何借当代文化艺术而旧貌换新颜,应是厦门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路。

  (作者系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健全完善两岸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林媛媛

  厦门自贸片区的建设为厦门和台湾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元素,也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对台商向长三角逐渐转移的现实,自贸片区的建设立足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体制创新,推进两岸贸易自由化、金融开放化、投资便捷化,将积极促进两岸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为此建议:

  一、建立厦门自贸片区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对接机制。

  (1)区域高科技产业对接。从产业发展定位来看,厦门从电子信息、光电、LED、智能设备、新材料等几个领域加强与新竹科学园区与南部科学园区的对接合作,重点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海洋高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合作。

  (2)高科技人才对接。厦门自贸片区和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都在人员流动上出现了“松绑”的迹象,促进了双方高科技人才的流动与合作。厦门应重点引进包括现代信息技术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人才、海洋开放技术人才以及高端制造业人才等高层次技术人才。给予来厦投资、工作、创业的台湾高科技人才经费、税收、土地以及投融资服务方面的优惠;对在自贸区内投资、就业的台湾高管、技术人员,在项目申报、出入境等方面给予便利,以及适当放宽签证、居留许可的有限期限;在区内企事业单位任职的台湾高科技人才,允许对其台湾学历、技能等级和资格证书等方面视同大陆同等水平予以采认;推进厦门的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创客基地的建立,促进闽台高科技人才的交流和学习。

  (3)顶层机制对接。借助厦门自贸片区和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对接,建立双方常态化的交流机制,通过相互设立办事机构来服务双方产业、人才及科研机构对接等事宜,研究两岸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可行性方案和规划;通过借鉴“粤台合作联席会议”,设立“两岸自贸区对接联席会议”,争取将“厦门自贸片区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对接合作”列入两岸的“两会”议题。

  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厦门自贸片区应该从四个方面着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一是尽快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制;二是扩大对台知识产权服务;三是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及保险、风险投资、信托等金融服务,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处置机制;四是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海关保护的协调性与便捷性,建立知识产权支付协作调度中心和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除了要加强以上知识产权重点创新的脚步,要加快建设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下附属的自贸区法庭,能够有针对性地应对自贸区成立后台资以及其他外资企业在自贸区中遇到的各种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有效应对包括侵犯著作权、商标权、特许经营合同、侵害商业秘密以及不正当竞争纠纷等类型的案件。

  三、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厦门自贸片区内金融开放举措的先行先试,旨在探索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金融新体制,以此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的便利化,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丰富企业投资和融资渠道。

  厦门自贸片区要积极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的任务,包括在向台湾金融机构开放相关金融业务以及放宽台湾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例如允许自贸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台湾同业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支持台湾地区的银行向自贸区内项目或者企业发放跨境人民币借贷等。另外在自贸片区内还要跟进高科技服务、中介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领域。

  四、健全高新区顾问委员会和专家智库互动机制。厦门的园区可以借鉴台湾科学园区的经验,适时成立高新区顾问委员会和专家智库,发挥他们在政策评估、招商引资、人才政策、重大项目的技术跟踪等方面的专业意见,使科学园区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在战略性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智力支持。此外,还应发展园区内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业的深度结合,例如吸引和发展一批经营规范的股权投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入驻园区,搭建金融资本项目与高科技产业的对接,促进园区内的产业孵化,推动海西股权投资中心的建设,形成规范效应和财富效应;积极推动厦门台湾科技产业园试点,提升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共同推进两岸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

  在中央倡导政府简政放权的引导下,厦门自贸片区作为市场先试先行的排头兵,建立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旨在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政府管理方面,要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政府服务方面,建立“一口受理”、综合审批服务模式,通过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部门间的协同管理,实现高效便捷的服务,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要做到政府的行政管理以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为前提,一切改革创新都以为两岸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合理便利为依据。

  (作者系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