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厦门日报“理论在线” 宋元福建海路瓷器贸易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019年07月01日 09:57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王 侠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和积极参与。从史料记载看,早在唐五代时期,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地区之一,福建尤其是泉州的瓷器就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商品,宋元时期福建瓷器外销更是盛况空前,远销到包括东南亚在内的世界各地。
  除了陈列于世界各地博物馆的福建瓷器外,2001年中国水下考古队曾从“南海一号”中打捞出一批宋代年间的印花盒,后经德化县实地考证,确定这些陶瓷印花盒都是产自宋代德化盖德碗坪仑窑的。不仅如此,有关专家推证,“南海一号”这个有着“水下兵马俑”“海中敦煌”之称的世界最大宋船,它的始发港很可能在泉州,这进一步印证了福建窑系烧制的陶瓷早在千年前就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福建是宋元我国海外陶瓷贸易的主要输出地和产区。
  瓷器外销改善了当地人民生活品质。史料记载,在中国瓷器输入之前,虽然贸易各国的饮食方式各异,但均无理想的饮食器具。宋元福建外销瓷器以日用之碗、盘、杯、碟为大宗,而且物美价廉,无疑为输入国人民,尤其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迟缓的地区,提供了理想的卫生饮食器具。瓷器外销不仅影响到输入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而且对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有相当的提升作用。以东亚为例,唐宋时代传入日本的饮茶习俗,逐渐演化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文化。在日本茶道习俗的形成和发展中,建窑黑釉茶盏和同安窑系青瓷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至今,日本流传下来的建窑碗盏,多系寺院传世之宝。其特别优秀者,被视为“名物”或“大名物”。国家征集或民间收藏的珍品,则列为“国宝”或“重要文化财富”。
  中国瓷器出口推动了国外瓷业发展。在“海上陶瓷之路”的媒介下,宋元福建陶瓷声名远播,其先进实用的制造技术也成为海外诸国引进的目标。率先来福建拜师学艺的是日本人。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对我国黑釉瓷极为推崇的日本山城人加藤四郎、左卫门景正随道元禅师同来中国,在福建学习制造黑釉瓷的技术,历经五年学成,归国后在日本尾张濑户(今名古屋市郊大约28公里)设窑仿烧黑釉瓷,获得成功,由此开创了日本瓷业之先河。濑户烧造的瓷器被称为“濑户物”,加藤四郎也因此被尊为日本“陶瓷之祖”。建盏——这个代表我国南方艺术的瑰宝,曾影响着日本近两个世纪的陶艺创作。此外,宋代德化窑发明的伞形支烧窑具,也随中日陶瓷技术交流传入日本,为日本陶瓷业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瓷器大规模进入欧洲始于宋代末期。当时荷兰人由福建贩运瓷器至欧洲,价值与黄金相等且有供不应求之势。在荷兰人贩运的瓷器中,闽南地区瓷窑产品占着相当大比重。受此影响,元代游历我国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十分重视福建陶瓷生产,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向欧洲人介绍了德化以及德化瓷器的制造过程。马可·波罗带回欧洲的德化窑青白釉瓶(又称马可·波罗瓶),至今仍保存在意大利威尔斯市圣马可博物馆。同时期的欧洲,瓷器还是新奇而珍贵的用具,在中国却是廉价的日常生活用品。欧洲商人由此想到用德化瓷器模仿欧洲家庭使用的银餐具和陶器。按照欧洲商人提供的式样,德化窑工不断研究和改进产品造型,烧制出带过滤的茶壶、带嘴的水罐、咖啡壶和啤酒杯等日用饮食器皿供应欧洲市场。同时表现欧洲人生活题材的雕塑作品如商人、家庭妇女、旅行者以及狮子、骆驼和神话里的怪兽等,也由德化窑烧制而流行于英、法、荷兰等国。欧洲不少皇家瓷器工厂如法国的圣科得和查得密、德国的迈森等还纷纷仿制德化瓷器,从而推动了欧洲陶瓷工业的发展。
  绵延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其发展进程从来都是走在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通道中。天外文明至今无有定论。各种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继承和发展,正是历史前进的写照。(作者系厦门华厦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