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专版 拥抱新经济,大力发展数字贸易产业

2019年12月30日 09:30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名词

  数字贸易

  数字贸易是依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它是以数字交换技术为支撑,通过互联网进行供需双方的互动交易并提供所需的数字化电子信息,或者以数字化信息为贸易内容的创新商业模式。数字贸易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以国际互联网为核心在商业上不同程度和不同层次的应用。

  ●何军明

  数字贸易产业是新经济的典型代表。从比较宽泛的定义看,数字贸易包括五个方面:数字内容服务、数字搜索引擎服务、网络社交媒介、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以及电子商务。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贸易为世界贸易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开辟了新空间。

  【优势】

  厦门具备发展 数字贸易产业的良好基础

  厦门是中国软件名城、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好,外向度高,可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厦门数字贸易产业,带动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厦门具备发展数字贸易产业的良好基础,主要体现在: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9年3月,工信部正式批复厦门“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称号。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8年全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493亿元,占福建全省软件收入的一半以上,同比增长为16.4%,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全市规模超亿元的软件企业120家以上,共有76家上市企业;累计入选年度中国互联网100强企业15家(次),年度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2家。在动漫、游戏、信息安全、健康医疗、移动互联网等细分领域均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厦门软件园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中,获得发展质量总体水平五星级的好评。一批“三高”企业迅速成长,带动了相关软件信息、文化周边、设计等产业的发展。

  2.文化贸易产业。2018年6月,国家商务部等部委授牌厦门自贸片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厦门自贸片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修订了《厦门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力度扶持基地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吸引文化企业集聚、拓展文化产业链,培育和吸引文化出口骨干企业。积极帮扶文化企业,解决企业发展的困难,吸引企业集聚,鼓励引导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厦门市文化贸易品牌。2018年我市文化贸易总额达10.2亿美元,其中文化产品进出口6.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9%;文化服务进出口4.0亿美元,增长10.7%。到2018年底,厦门自贸片区已累计注册各类文化企业1400多家,累计注册资本78亿元,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3.跨境电商。2018年7月,厦门入选新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近年来我市跨境电商产业市场规模正在稳步扩大,发展呈现集聚化趋势,以对台海运快件为突破,新引进了橙联跨境电商物流项目等,形成象屿、海沧、机场三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吸引了亚马逊、京东、阿里等跨境电商巨头,正逐步成为厦门市外贸重要的增长极。目前,电商海外仓布局正有序推进,旺集科技、仓搜科技、邮立达科技、汉顿贸易等10多家公司先后在美国、俄罗斯建立多个海外仓,为厦门市企业跨境电商业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奠定了基础。

  【建议】

  打造跨境数字贸易港 加快发展数字贸易产业

  1.增强政策协调,统筹规划数字贸易产业发展。数字贸易产业与服务贸易、服务外包、文化贸易、软件与信息产业均有不同的交叉,产业分类的方式不同。当前我市已经对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文化贸易、软件和信息产业发展制定了不同的发展规划,数字贸易产业又分属于不同的垂直产业。对此,可进一步梳理已经出台的各类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数字贸易产业发展的特点,制定出台我市数字出口基地建设的相关发展规划。

  2.积极推行资本招商模式,引入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贸易企业。目前国内各城市各地区的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坐地招商”的模式已经难以在招商引资中获得青睐,资本招商模式已经成为新的主流。政府引导基金已逐渐成为各地招商引资的新工具,数以千计的各级政府引导基金都在争夺产业资源。我市在软件信息产业已经建立7支产业引导基金,但是与上海、深圳等比较仍然不足,可以积极推进政府引导的数字贸易产业基金建设,推动资本招商,增强我市招商引资竞争力,引入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贸易企业。

  3.完善单一窗口建设,促进数字贸易便利化。我市的单一窗口建设仍有较大幅度的完善空间。首先,针对数字贸易及跨境邮件,通过单一窗口申报,并设置相关税费支付通道,确保金融保险等服务。其次,单一窗口要持续支持建设智慧口岸与无人港口的工作,全面实现单一窗口港区设备的电子化,并为后续移动查询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再次,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与国际其他单一窗口互联互通,通过数字贸易的自动转化功能,实现单一窗口快速申报。最后,对标国际,深化数字贸易标准体系建设。

  4.加大对数字贸易业务以及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可在当前支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在财政、税收、金融、人才、贸易便利化方面的支持力度,在出口流量补贴方面不设最低门槛,支持中小企业积极拓展数字服务贸易业务。对游戏动漫、设计研发、影视制作、软件信息等数字出口服务根据产业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支持政策,在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市级政策基础上探索政策叠加。

  5.设立保税区外的保税研发试点,服务数字贸易企业。集成电路设计、监测等研发设计产业需要涉及大量进出口业务,亟须保税研发、快速通关等政策支持。我市可探索设立保税区外的保税研发试点,降低试点区域内企业在进出口环节的时间及资金成本,促进研发创新。

  6.搭建数字贸易交流、促进、统计研究等平台。一是搭建以海外推介、信息共享、项目对接、版权服务、统计研究等为核心功能的数字贸易交易促进平台,积极吸引、集聚全球领先的数字贸易平台型企业和境内外各类数字贸易的专业交易平台,拓展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数字版权确权、估价和交易流程服务功能。二是围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探索建立虚拟生产性供应链服务平台,在全球范围内组织采购、生产和交付,提供产品研发设计、委托加工、流程控制、展示交易等一系列服务,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环境,打造良好的数字贸易基础环境。三是建设多层次的数字贸易统计研究平台,可在我市原有的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的统计框架下,建立数字服务贸易的统计监测体系,同时加强研究分析工作。

  7.建设厦门跨境数字贸易港。结合我市自由贸易港建设,依托厦门自贸片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政策优势,以软件园为载体,推动建设数字贸易跨境服务集聚区,通过建设跨境数字贸易港。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提供数字贸易增值服务,探索和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数字贸易监管举措。利用全市大招商的各项政策,吸引和集聚一批有竞争力的数字企业总部,并支持其在厦门建立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应用中心、数据中心和培训中心等。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贸易市场进行布局,通过数字贸易港链接海外本土化数字贸易中心,逐步将跨境数字贸易港打造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数字贸易中心。

  (作者系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厦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