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专版 深厚的感情 宝贵的财富

2020年01月17日 11:24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董立功

  《习近平在厦门》一书共有13篇采访实录。在当时接受采访的13个人中,既有年近九旬的“20后”,也有比习近平同志还小的“60后”;既有高校干部,也有报社编辑;既有省市领导,也有村委会主任。通过习近平同志当年的同事、接触过的干部群众的真实讲述,再现了他在厦门的工作经历和领导风范,充分展现了他深入把握经济特区发展科学规律的远见卓识、切实解决群众所想所急所盼的为民情怀。

  厦门是习近平思考城市工作的重要起点

  厦门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的第一站。如果说正定是习近平同志“三农”思想的萌发地,那么厦门就是习近平同志思考城市工作的重要起点。在厦门和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先后两次为厦门制定了发展战略。曾经担任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李秀记在《习近平在厦门》一书中回忆:“习近平同志对厦门倾注的心血,集中体现在他对厦门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的思考上。”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是他留给厦门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厦门是习近平精准扶贫理念的重要实践地

  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跑遍了厦门的农村。据当时担任同安县军营村村委会主任的高泉国回忆,习近平同志曾两次来到海拔最高的军营村。当时军营村基础设施很差,全村共用一台20千瓦的小发电机,平时每户每天只能用几个小时的电。从同安县到军营村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开车要走2个多小时。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军营村,就挨家挨户访贫问苦,了解农民收入情况,与农民倾心交谈。他提出,村里要多种茶,多种果,发展第三产业。如今的军营村,已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军营村老百姓的人均年收入,已达到了16000多元。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

  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不能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他邀请专家学者一同反复论证,进行了21个专题的研究,最后一个专题就是《厦门市城镇体系与生态环境问题》。在他的推动下,困扰市民多年的筼筜湖污水治理成效明显。如今的筼筜湖,早已是碧波荡漾、白鹭翱翔,成为厦门经济特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厦门先后获评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众多殊荣。厦门的生态文明指数已居全国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的关心关怀、对厦门的深厚感情,是厦门宝贵的财富和最大的优势。今天,我们研读《习近平在厦门》,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勤政为民的政治品格、认真细致的工作风格、一身正气的崇高人格,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作者系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