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专版 用好扶持政策 尽快“满血复活”

2020年03月16日 09:48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刘健伟

  疫情发生以来,厦门共出台有关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文件80多份,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专门编发《厦门市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汇编》,方便企业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各个企业学习好、研究透、运用够这些政策“大礼包”,对于尽快“满血复活”、全面恢复产能大有帮助和裨益。

  领悟政策 增强发展信心

  信心比金子还重要。厦门市出台的这些政策,涉及金融扶持、财政贴息、稳岗用工、健康管理以及深化“三服务”等各个方面,用“真金白银”为企业提振信心。各个企业应从这些政策中充分认识到,面对重大疫情影响冲击,企业不是在单打独斗,背后有着来自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真心援助,政企一起爬坡过坎、共渡难关。可以说,各级党委、政府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坚实后盾、生存发展的强大靠山。同时,从这些政策彰显出来的支撑实力以及积极引导的方向路径,企业应该领会到,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论是从国家整体层面还是从厦门地方层面,都积累了强大的物质、科技和人才等综合实力,也造就了巨大消费市场和消费能力,疫情过后改革红利、制度红利将进一步显现,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乃至强势反弹。企业必将是“春暖业翔”,因而要进一步坚定生存信念、发展信心。

  用活政策 打通“中梗阻”

  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人流、物流、资金流环环相扣,一环也不能落下。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遇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堵点”。厦门着眼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陆续推出“硬核”政策畅通人、物、资金的流动渠道。比如,为加强金融服务保障、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运营成本,出台延期缴纳税款、适当减免房租和税费、缓缴社会保障费、给予信贷财政贴息等惠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快放贷、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等;为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开展用工需求服务,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包车返厦服务,鼓励企业自行包车运送职工返厦等;为解决货物畅通问题,积极组织大型物流企业承担运输任务,开展省内定制化运营、组织“点对点运输”,还实行商品混凝土、砂、石等建材供应调度机制等。这些政策让利企业、反哺企业、服务企业、保障企业。各个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对照相关政策,找到相关优惠政策,尽快借力脱困,加力发展。

  依靠政策 解决后顾之忧

  这次疫情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冲击是复杂的、联动的、连锁的。有的企业可能会因还不了贷款、发不起工资、付不起房租、供不出产品、办不了手续等问题,与银行、房东、客户、员工之间产生政策、法律、社会以及涉外等争议或纠纷。厦门出台的政策中,也对此给予针对性扶持。比如,专门出台《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与工资支付政策指引》,明确因疫情导致职工无法提供正常劳动、因疫情影响停工停产、春节延长假期、企业要求职工提前返岗或延长工作时间等情形下的劳动关系和工资支付问题,明确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有关工伤认定问题,明确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和办理时限等,对于稳定特殊时期的劳动关系很有帮助。各个企业要充分“吃透”这些政策,有理有据处理好劳动争议、合同争议、信贷争议、信用争议、社保争议等棘手问题,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复工复产上。

  响应政策 寻找发展契机

  这次疫情对一些企业特别是服务类企业产生了重大冲击,但也有一些企业逆势发展,还有一些新兴领域、产业应运而生。厦门出台的政策中,既有对传统行业的帮助扶持,也有对急需和新兴行业的鼓励引导。比如,陆续出台支持房地产、旅游、外贸、港航、会展、物流和科技企业健康发展的专门指导性意见,同时也推出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扩产转产,新建“三个一批”相关政策,加强疫情防控所需疫苗药品、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和生产力度,并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业务等。企业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强生产、转产、投产力度,开阔思路、把握机遇,拓展新领域,生产新产品,满足新需求。

  (作者系翔安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