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专版 学“立志”学“尽力”学“念情”

2020年06月05日 09:26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蔡岩峰

  《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提出的“提振工作的精气神”的要求和总结提炼“厦门精神”创举。总书记在厦门实践探索的生动范例,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从采访实录中,我们要学“立志”、学“尽力”、学“念情”,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一是学习总书记的“立志”。总书记来厦门工作,用“立志做大事”来勉励自己,道出了他来厦门特区工作的初衷;他把“自找苦吃、为老百姓做事”作为第一信念;他说作为领导者要“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他指出“我们还有更高远的目标,要共同努力,把厦门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繁荣”;他给青年学生的毕业纪念册题字“志存高远、行循自然”;他拍着村干部的肩膀要求“年轻人一定要好好干,带领村民们早日脱贫致富”。总书记这些生动的故事启示我们,立志是砥砺思想、焕发精神的指路灯塔。要强化“想为”的自觉、提升“乐为”的境界,就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事业追求、自身价值融入强国伟业和“两高两化”城市建设中,在工作一线争先进位、跳起摸高,到艰苦岗位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二是学习总书记的“尽力”。翻开采访实录,李秀记在讲到分工负责制时回忆总书记“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组织决定的,他就尽力去干,而且能把事情干好”;王金水回忆他在帮助解决分管范围外事情时钦佩“他身上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只要是厦门的工作,只要是对工作有益的事,他都尽力去做”;王太兴谈到总书记对自己做人做事的至深影响时说“他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没有越过权限,同时又有自己的创见,在职责范围内尽力发挥自身的才智和作用”;任镜波回忆他“不愿意挂空头衔,在其位谋其政”。从这些讲述里,我们读出了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时“尽力”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种对事业的主动担当、对工作的热爱尽责,是“敢为”“善为”的内在动力。只有从内心激发“尽力”的正能量,才能在大战大考中展现担当作为,在遇到困难与挑战时体现毅力和能力。

  三是学习总书记的“念情”。谈到总书记说“我曾经是一个特区人,厦门是我的第二故乡”,李秀记表示,这“充分展示了他对厦门的深情和厚爱”;谈到总书记分管“三农”工作的特点“心到、人到、工作措施到”时,朱亚衍感慨“这是一种心系农村的情结”“对农民和农村工作有很深的感情”。总书记这种对厦门、对工作、对人民的深情是一种鲜明的导向,启示我们要情系厦门、心系事业,才能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进退,勠力同心推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采访实录里有很多关于总书记的细节描写,比如在工厂里“很热情地和职工们打招呼、问情况,非常随和”,群众切个西瓜“他也不管周围苍蝇围着嗡嗡飞,接过来就吃”,乃至“梁家河的人来找他,所有的费用都是他负责”。总书记对基层、对群众的真挚朴实之情是彻底摧毁官僚主义之“傲”、形式主义之“伪”的烈火,唯有党员干部的真心实意才能调动市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汇聚起建设“两高两化”城市的强大合力。总书记的“念情”和“至诚”启示我们,对干部对同事对下属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用真诚的关心暖人心、带队伍,为想干事、真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励党员干部心无旁骛去“拼”和“冲”,才能更好地释放和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厦门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市委讲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