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专版 推动特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刍议

2020年06月23日 10:13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郭诗怡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事业之一。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目的就是要使全市广大学龄前儿童“有学上”“上好学”,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幼有所育”的目标。

  厦门作为全国随迁子女主要流入地之一,加之“全面二孩”、户籍新政相继落地,学龄人口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增长。由于城市发展较快,学位供给仍然赶不上需求,“入园难”“入学难”矛盾较为明显。破解这一现实难题,既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深入挖潜;也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多措并举,扩大供给,不断推动特区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

  对学前教育重要性再认识

  相比于小学、初中特别是普高和中职教育,我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2019年6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赫克曼在厦门大学发表演讲时强调,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很好的影响。赫克曼的研究还发现,好的学前教育不仅对孩子成年后有很强的正面影响,还产生了很强的代际之间的正向外溢效果,即他们给其子女营造了更好的家庭环境、子女在学校和就业市场上表现更好。赫克曼因此认为,影响人生轨迹的最佳时间是学前教育,社会应该特别关爱这个年龄段的儿童。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如此,学术界在讨论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时,不少专家从公共产品属性、社会收益率、国家义务性等角度,就主张首先要“前拓”,即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也有论者认为,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其强制性,这就构成对适龄儿童学习自由的法律约束,“可以向免费教育发展,但不宜整体成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不管怎样,学术界关注学前教育,不仅因为这一阶段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还在于其外溢出的经济社会效益更是“无穷大”。

  整合资源,让学龄前儿童“有学上”

  厦门是华侨旗帜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嘉庚先生创办的第一批学校中就有幼儿园,尊师重教在这里有着优良传统。 2019年6月,厦门市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高质量发展特区教育事业,作为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强调要“ 大力弘扬嘉庚精神,汇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推动教育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上台阶。” 会议明确提出了未来15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教育的目标:力争到2022年,全面解决“有学上”“上好学”问题,教育事业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形成具有厦门特色、中国一流、国际水平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实现上述目标,厦门教育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特别是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存在着“有学上”和“上好学”双重压力交织,教育服务发展能力与城市目标定位还不匹配,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解等问题。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孩子“有学上”。

  目前,厦门公办幼儿园数量仍显不足且分布不均衡,民办园教育不强、占比不高,“城镇挤”“乡村弱”的现象依然存在。要破解学前教育发展难题,让适龄儿童“有学上”,首先,必须以前瞻的规划为先导。要适当超前编制学前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统筹兼顾岛内与岛外,使学前教育布局更合理、发展更均衡。其次,坚持以优质的项目为支撑,打造学前教育发展新福地,一是“补短扩容”,每年要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幼儿园;二是“名园跨岛”,推动岛内优质园到岛外办分园,或与岛外园联合办学,解决“乡村弱”;第三,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学前教育,充分释放社会办学潜能,健全补贴、用地、税费等民办教育支持体系,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一校两制”多元化办学新机制。通过实施学前教育拓展工程,整合资源、深入挖潜,做优存量,做大增量。

  创新理念,补齐学前教育短板

  所谓创新理念,就是要秉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理念,努力实现教育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良性循环。厦门经济特区肩负着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要敢于借鉴国际现代教育理念,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学前教育经验。

  北欧国家的学前教育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去年8月,笔者曾到挪威学习考察一个学期,一些细节印象深刻,比如,幼儿园每个班必配一名男教师等。对标国际先进学前教育理念和经验,厦门学前教育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补齐。目前,厦门幼儿园教师编制普遍紧张,编制内的教师数量偏少,同工不同酬,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幼儿园基本是清一色女教师,性别单一不利于孩子成长;教师队伍中学前教育专业“出身”比例有待提升,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厦门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要让孩子“上好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认真解决好师资问题。一要创新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探索同高校合作,联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定向培养一定比例的男教师,实施名师名园长培养工程,力争一批市级专家型教师、市级名园长脱颖而出,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二要优化编制管理,探索建立教师“编制池”,向急需幼儿园定向定量投放编制,保障新办学校用编要求。三要实施“开放提质”行动,以嫁接型模式为主,支持学前教育引进境内外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举办高端特色优质的国际化民办幼儿园,拓宽多元办学路子,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选择性教育需求。四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障好教师地位待遇。建立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公务员同幅度增长保障机制,让幼儿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