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专版 将抗疫力量转化为育人成效

2020年09月07日 08:50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 陈  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

  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高等教育的优势。实践证明,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引领学生思想成长、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激发责任担当意识等方面凸显重要作用。厦门医学院立足医学学科和附属医院资源,抗疫与育人“两手抓”,通过“政治站位的高度、理论引领的深度、家国情怀的厚度、关爱学生的温度、全员育人的广度”五重维度的系列举措,将抗疫力量转化为育人成效。

  以政治站位的高度

  坚定青年学生的政治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抗击疫情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厦门医学院全面落实党中央、福建省委、厦门市委的决策部署,面向广大师生做好宣传引导,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学校书记、校长带头走上讲台,共同上好战“疫”思政大课。他们以“坚定四个自信,争当‘四尽’人才”“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等专题,结合国内疫情防控的成效,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青年学生体会“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探索“中国之治”的内在智慧,从而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帮助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政治信仰的定力,焕发青春动能。

  以理论引领的深度

  提升青年学生的思维格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全国人民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取得一次又一次重大胜利,正是因为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使命。在思政课堂上,教师侧重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抗疫斗争实践中蕴含的深刻理论,深入理解和支持党和政府在抗疫过程中的总体战略、政策措施,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辩证统一。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引导青年学生运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从更为宽广的历史视野中坚定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念,也从“事物发展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螺旋式上升,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实践逻辑,辩证看待疫情中的曲折和困难。“云上”思政课既用理论回应现实中的问题,鼓励青年学生提高哲学思辨能力,也在问题解答中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以家国情怀的厚度

  厚植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我大好河山,爱我骨肉同胞。“家国情怀”这一中国人素有的思想情感,在疫情应对中发挥出强有力的凝聚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已毕业的厦医校友赴鄂抗疫记”“大学老师变身120,24小时待命转运密切接触者”,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6名医护人员前往湖北武汉支援,200多位厦医教师和医护员工活跃在厦门疫情防控一线的事迹。平日可亲可爱的师长学长成了可敬可学的“思政榜样”,饱含温度与豪情的请战书写着令人动容的心声: “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不挺身而出,一辈子心里也不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大业,均为己任。”这些厦医人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家国情怀、“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感人故事,是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医学生是大学生中尤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将从事以医学技术直接服务于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工作。这样的特殊性,要求医学生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炽热的爱国情怀,能够突破个体意识的局限性,超越“小我”的有限领域,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我”天地,毕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关爱学生的温度

  涵养青年学生的仁爱品质

  教育是做人的工作,除了思想理论本身的正确性,师生之间的情感、信任等因素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温暖关照,才能在教育实践中种下爱的种子。学校开展“复学后的心理调适”和“疫情下的生命关怀”活动,推动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全校范围如火如荼地展开“清洁校园、清除四害,劳动锻炼、体育锻炼”活动,用心营造卫生整洁的校园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学校也注重本着围绕学生、爱护学生、服务学生的出发点对学生进行生活上的关照,在细节点滴之处传递着教育的温度,更好地涵养青年学生的仁爱品质。

  以全员育人的广度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厦门医学院所有课程都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在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防疫科普大讲坛上,主讲人以“治未病”“杏林春满”“大医精诚”等故事,揭示了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丰富育人元素。临床医学系教师以《新冠肺炎中医求真》为题,深入讲解中医药在应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色和亮点。药学系教师阐述了各类中草药在应对这次疫情中起到的作用,从专业角度增强学生自觉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使命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进而推动育人工作从“专人”向“人人”转变。

  (作者系厦门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