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专版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提升城市内涵品质

2020年12月21日 09:08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庄筱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新进步,具体体现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公共空间为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社交、健身等需求,提供了公共场所,是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相关项目的建设必须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多做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考量与实践。
  城市公共空间
  要以人为本服务民众
  近年来,山体公园、湿地公园、口袋公园等日渐增多,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增添了新亮点。厦门在这方面的建设成绩斐然,体现出“量多质高”的特点,城市品质得到提升,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比如山海健康步道、上李水库、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等,成为市民游客热捧的网红去处。
  分析这些项目,不难发现它们具备的一些共同特质。一是便捷性,它们有的交通方便,有的就在社区周边、主干道旁,市民在家门口即可参与其中。二是亲近性,项目较好地满足市民实际需求,不是只可远观的摆设,而是可以亲身体验的,是可亲近的。三是科学性,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注重应用新技术,科技含量较高。四是特色化,项目各具特色、亮点突出。
  比如山海健康步道,沿线串联筼筜湖、狐尾山、仙岳山、湖边水库、五缘湾等岛内的“山山水水”,仅出入口设置方式,就有坡道、普通梯道、椭圆形楼梯、椭圆形电梯、垂直电梯等,不管男女老少,要上步道都很方便。步道设有景观打卡点、特色景观园区,驿站节点,以及服务房、公厕、直饮水机、自动售卖机等设施,体现了服务性、便捷性。
  相对于城市广场建设和老街区改造提升,山体公园、健康步道等项目的“城市”属性较弱,“自然”属性较强,可谓是天生绿意盎然,更容易让市民亲近。但也存在一些提升空间,比如配套设施要更加丰富,项目建设要和自然更加友好等等。
  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时,应重视人性化维度和生态文明内涵。从人性化维度看,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核心是人,建设要服务民众,满足民众需求,人的使用是其重要功能,人的体验是评判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从生态文明内涵看,山体公园、健康步道、口袋公园的建设,既要以人为本,又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此类项目建设最大亮点,也是最大难点。
  城市空间建设
  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一是科学规划,提高前瞻性。我们要避免“千园一面”、大而无当,防止一哄而上、低端复制。要把项目放到城市规划整体中考量,将生态文明理念更好地融入到项目规划设计中,注重提升品位、优化细节,既契合当下需求,又有相当的前瞻性,考虑得更长远。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开门纳谏,更多倾听市民建议,从市民实际需求出发,做好规划。大到项目选址、功能定位,小到树种选择、透水砖应用、休憩处设置,都应该换位思考,更多考虑人的实际体验和感受。
  二是尊重自然,凸显生态化。我们必须把握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度。要对项目的整体生态环境做科学评判,在保护生态上做足文章。尊重自然,在科学基础上善于作为,凸显生态化,在项目建设的同时更注重修复、保护生态,多做思考。比如水岸一定要硬化吗? 有没有更好选项?上李水库的水岸建设没有采取传统公园的石砌砖垒,大多保持灌木、苇草的自然状态,就值得借鉴。
  三是百花齐放,彰显特色化。项目日渐增多,同质化也往往随之而来。特色才是生命力,所谓特色不是凭空生造出来的,而是更精准地定位、更合理地设置功能,形成差异性、多样性。省住建厅曾发文通知,要求丰富城市公园类型和层次,保留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历史建筑、文物遗迹及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不同的条件,推动各类公园建设。综合性公园要“全”,专类公园要主题突出、风格鲜明,口袋公园宜“巧”,郊野公园宜“野”。这些要求,体现出特色化才是此类项目的生命力所在。
  (作者系集美大学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