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专版 文化积厚融合 奠定自信之基

2021年11月02日 22:11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从伟大抗疫精神看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丰富滋养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

  ●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提供了深厚文化滋养。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本质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厦门兼具闽南文化和特区精神叠加优势,当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瀚 唐 黄伟伟 吴兹扎

 

  生命至上,彰显人性光辉;众志成城,汇聚磅礴力量;科学战“疫”,贡献“中国方案”。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也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溯源

  伟大抗疫精神根植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土壤

  深刻理解伟大抗疫精神,必须全面领悟其形成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抗疫精神,跃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火焰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深刻体悟伟大抗疫精神,必须全面了解其生长、形成的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道世界级难题,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大考。但对于经历五千年风雨洗礼的中华民族来说,这只是不计其数考验中的一个。中华民族在历经无数磨难中厚积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古今、博大精深。5个层面20个字的伟大抗疫精神,每一个要点,都能从中华文化土壤中找到根系和源头。

  “生命至上”,源自“人命关天”“以人为本”的观念,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举国同心”,源自“与子同袍”“共赴国难”的慷慨壮歌;“舍生忘死”,源自“舍生取义”“生死以赴”的道义取向;“尊重科学”,源自“实事求是”“格物致知”的务实传统;“命运与共”,源自“唇齿相依”“天下和合”的古老理念。这5个层面,贯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脉络,是中国精神、中国文化面对当代难题、大考时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的自我阐释和能量迸发。

  伟大抗疫精神的确立,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最好确证之一,必将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剖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与中华传统文化内在融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力、创新力、凝聚力,与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联结、方法上契合、价值上融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滋养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

  伟大抗疫精神的确立,只是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视角,从更宏观视野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滋养。

  回顾百年党史,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赋予了我们党百折不挠的意志与韧性;中华文化特有的气质和禀赋,赋予了我们党质朴刚健、艰苦奋斗的宝贵品格;华夏先人对天下大同的追求向往,赋予了我们党心系苍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襟。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第一个结合”,大家耳熟能详;“第二个结合”,令人耳目一新。于我们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全新的论断,与伟大建党精神一样熠熠生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侧重在政治实践层面阐释,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侧重从文化建设层面阐释,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民族性,这是更深层更持久影响更深远的结合。

  认识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以往,我们把“两个结合”的后者融到前者之中,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化、思想认识的升华,把“第二个结合”鲜明提炼出来,并深入阐释了“第二个结合”的内在融通: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取理念补充、获得中国话语和中国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从马克思主义中获得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引领。此二者,在内容上联结,在方法上契合,在价值上融合,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升华。“第二个结合”百年来的互动互促,符合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概言之,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提供了滋养。这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信念所在,也是责任所指、使命所系。

  聚焦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丰富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中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曾一度被无情打上陈旧、落后的标签,也形成了轻视、鄙薄自身文化而崇尚西方文化的思想倾向。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为中华民族找回了文化自信。中国防控疫情取得的决定性胜利,不仅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优势,也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优势。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将之作为指导思想。事实也充分印证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迈出改革开放关键一步,到向全世界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清晰可见一个成功的实践、鲜明的主题: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在互相融合、加速融合、深度融合。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站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起点,我们以更强的文化自信,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魅力永恒、价值永恒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弘扬起来。我们要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发掘其中的科学理念、人文价值、道德力量和思想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为人类贡献新的文明样本。

  发力

  发挥叠加优势,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厦门力量”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本质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厦门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应在丰富发展先进文化上体现更大作为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服务,本质上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厦门,兼具闽南文化底蕴与特区精神叠加优势,理应成为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排头兵,在丰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做出更大的作为。

  争当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排头兵,闽南文化是坚实支撑。自秦统一中国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始,闽南开启闽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两千多年来,经过一代代闽南人的生产生活实践,兼收并蓄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孕育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鲜明风格和丰富内涵的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制定的《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已于2020年6月1日起施行,彰显了厦门对闽南文化进行科学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决心。

  争当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排头兵,特区精神是澎湃动力。“敢为天下先”“先行先试”的特区精神,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经济特区的最新体现。闽南文化中的敢于冒险、勇于拼搏、求新求变、互利互惠、兼容并蓄等精神和向海而生、经略海洋的意识,都深深浸润和滋养着特区精神。特区精神因此具有与生俱来的开拓、创新、实干气度,必将为更高水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深层次推动文化创新、树立文化自信,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我们要通过深入研究,厘清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阐明厦门特区精神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努力提炼厦门的精神标识;要建立闽南文化资源与科技、文创、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的合作平台;要发挥对台优势,引进台湾闽南文化研究、创作、表演、传统技艺、文化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全方位强化闽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在中华传统文化壮丽史诗中继续谱写闽南文化精彩篇章。

  回望极不平凡的来路,眺望指引复兴的前路,我们比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更加需要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积厚成势、守正创新,把作为人类哲学智慧最高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同具有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融合起来,不断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汲取实践真知,从建设“两高两化”城市中获得经验启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厦门经济特区更加璀璨的贡献。

  (作者单位:厦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