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专版 深刻把握目标要求 积极主动创优争先

2022年01月30日 09:33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专题研讨会发言摘编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专题研讨会昨日召开,八位我市思想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专家学者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和研究方向,围绕厦门如何“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发表真知灼见,积极建言献策。本期“理论在线”摘编研讨会发言,以期有助于广大读者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贺信重要精神,积极投身于厦门经济特区各项建设事业当中。

  壮大经济总量  夯实物质基础

  ●钟锐辉(市委政策研究室一级调研员)

  厦门要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首要的就是要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加快壮大经济总量,夯实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基础。

  坚持不懈抓招商促发展。全方位优化招商工作体制和考核机制,强化招商队伍建设,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央企、民企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打好项目落地攻坚战,推进补链强链延链,不断厚植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促进经济实力持续跨越。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精做优都市现代农业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将厦门打造成为我国东南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致力推动创新发展。加快厦门科学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深化国家自主创新区建设,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加快升级和成链成群成势。全力推进金砖创新基地建设,务实推进工业化、数字化、创新、投资、包容增长等领域合作,扎实推进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重点任务,打造一批标志性金砖项目。

  大力培育根植型龙头企业。实施百亿企业成长计划、“三高企业”倍增培育计划,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和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全面实施惠企扶持政策和服务举措,扶持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长型企业。

  加快发展高效集聚经济。培育壮大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供给效能,搭建平台载体,增强平台功能,有效突破腹地狭小瓶颈,努力提升经济带动力和辐射力。

  加快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

  ●张艳涛(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厦门应加快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展示“中国之治”的重要窗口。

  激发以人民为中心

  守正创新的勇气

  当前,厦门要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步伐,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现代化城市治理的重要窗口。厦门建设发展要树立精品意识,不仅在于大,更在于好;不仅在于多,更在于精,要以质取胜。随着2020年5月厦门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坚持政治引领,从长治久安和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提振精气神,加快把厦门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厦门在全国率先确定争创“示范市”目标,在全国率先提出“主动创稳”理念,在全国率先实施“两岸社会治理融合”行动,推动厦门的高素质更具实力、高颜值更富魅力、现代化更增活力、国际化更有张力,把厦门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裕、更加平安、更加繁荣。

  激扬全面深化

  改革开放的壮志

  厦门作为经济特区,率先在各个领域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勇立发展潮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厦门经济特区如何以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关键是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为指引,加快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好生态省建设排头兵

  ●陈剑平(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 )

  我们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中思考和行动,奋力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前头、做示范。

  深刻把握

  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内涵

  我们要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绿色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个特征之一的重要性,深入思考厦门率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结合“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实施,把美丽中国建设“路线图”转化为厦门“施工图”“任务书”,到2025年,率先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率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率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率先匹配环保设施处理能力、率先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为厦门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生动展现

  生态环保铁军新担当新作为

  我们要更加自觉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要聚焦锐意进取当好新时代改革先锋。积极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动同安、翔安区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导思明、海沧区积极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鼓励条件成熟的河湖、海湾参评全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深入创建美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着力率先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总结推广一批、深化提升一批、策划生成一批改革项目,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经验”。要聚焦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抓好“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三项重点任务。坚持严管优服,实施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洪认清(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对于厦门这座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厦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更高水平开放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特区事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与生俱来的使命。《厦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重点要做好十个方面工作,其中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以更高水平开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旨特别明确。厦门经济特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个重要的试验田就是厦门自贸片区。近年来,片区积极发挥窗口引领作用,制度创新迈出坚实步伐。厦门将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扩区提档,推进数字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动PPP、REITs等投融资模式运用,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率先探索更多新路。

  以更高水平开放

  推动高质量发展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是厦门的优势所在。厦门将全力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合作,深化与东盟等海丝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RCEP生效后,厦门将进一步发挥港口、中欧班列等交通物流优势,增强产业链和市场吸引力,继续承担开放前沿的角色,高质量实施对接RCEP行动计划,因地制宜用好RCEP规则,确保优惠原产地规则发挥实效,在稳定传统领域与外资合作的同时,大力开辟投资合作新领域、新空间,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育新动能  增创新优势

  ●戴松若(厦门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们要抓住并用好难得的发展机遇,及时破解各种发展难题,加快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完善服务发展新环境,在副省级城市中争先进位,增创特区发展新优势。

  高度重视高端制造业发展。要围绕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产业链延伸配套好的龙头项目和高端项目,推动纵向成链、横向成群,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万亿产业集群,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基础。

  推进产业数智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帮助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积极探索机器人商业推广和运营模式,引进培育扶持一批高水平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培育智能创新型产品、推广服务型制造模式,实现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推进产业绿色化、服务化发展。牢固树立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促进绿色技术在生产经营全流程广泛运用,全面打造低碳产业链和绿色供应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向“服务为中心”转变,释放“制造价值链+服务价值链”增值潜力,不断完善持续发展能力。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功能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加强前瞻性和基础性研究,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通产学研全链条,完善科技服务,建设新型创新机构。推动数据信息、科研设施、研究平台、检验检测等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

  彰显“高素质”的文明底色

  ●姚建忠(市委文明办室务会成员、综合处处长)

  厦门应以更高的文明程度提升城市美誉度,以更优的宜居宜业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塑造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高标准范例,为推进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城市注入更加鲜明的文明内涵和强大动能。

  进一步强化价值引领

  提高文明素养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大力选树有影响力、有示范性的道德典范。综合运用基层巡演、展览展示、巡讲报告、公益广告、主题代言等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宣传塑造道德典范鲜活形象。广泛开展向道德典范学习活动,谋划建设厦门道德典范馆,引导人们尊崇模范、学习模范、争当模范。

  进一步弘扬时代新风

  培育时代新人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建设、潜移默化的熏陶,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要持续推动《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落地见效,深化文明风尚行动,引导市民群众不断提升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让文明新风吹遍鹭岛。着眼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深化文明健康教育,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拓展文明实践阵地,把价值要求植入群众心中,让文明因子“日用而不觉”。持续开展全民节约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垃圾分类等文明新风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和谐共进

  ●邓  玮(集美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共同富裕是党的初心与使命,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是融合工程,需要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发展,以和谐共赢实现共富。厦门特区必须要以“排头兵”的姿态,发挥先发优势,坚决扛起加快实现共同富裕使命担当。

  搞好社会民生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条件,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进而使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持续力量。因此加快建成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就要时刻把“共同富裕”四个字装在心中,既做大做好“蛋糕”,又保证分好切好“蛋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经济社会民生和谐共赢。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更加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遗余力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

  关爱弱势群体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是否实现关键指标要看低收入群体是否“掉队”。共同富裕既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一主流“多数”,也要紧盯低收入群体这一关键“少数”。要推动厦门慈善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建设全民参与慈善,共同走向富裕的向善之城。

  塑造奋斗文化

  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敲锣打鼓”躺平就能实现,而是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不懈奋斗共同努力。这些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的价值理念与文化共识,要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不断塑造努力奋斗的城市文化。

  发扬城市精神  奋力加快发展

  ●薛秀军(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厦门的同志创造了很多精神,最早是陈嘉庚精神,50年代有海堤精神,还有英雄三岛精神、鼓浪屿好八连精神、马塘精神,等等。这些凝聚成了一种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厦门精神。”厦门必须要彰显自身的城市精神,以艰苦奋斗的决心、敢拼会赢的勇气、包容并蓄的胸怀、大气和谐的气度,进一步激发自身活力,挖掘自身潜力,增强自身动力,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为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福建篇章,做出厦门应有的贡献。

  始终保持并不断强化艰苦奋斗、敢拼会赢的精神品格。敢拼会赢,是厦门内蕴的闽南文化特质;艰苦奋斗,是厦门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和建设中始终保持并传承的精神特质,更是厦门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锻造生成的突出精神品质。这些,交融在一起,自然使厦门拥有了改革创新的勇气、底气、魄力与信心,使厦门能以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开拓创新去激发发展新动能,增添发展新活力,探索走出具有厦门特色的改革之路、创新之路、发展之路。

  始终秉承并持续彰显包容并蓄、大气和谐的精神气质。厦门向海而生,是开启中国现代化最早的通商口岸,是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实验田,是著名的侨乡,是对台工作的前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城市,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形塑了厦门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也成为厦门包容并蓄、大气和谐的精神气质的最好体现。厦门要以自身独特的地缘和文缘优势,推动海峡两岸民心相通,为进一步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做出厦门的独特贡献。

  本版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厦门理论在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