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专版 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思想伟力

2022年11月22日 11:11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曾国辉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联系贯通学,尤其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实践成果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值得我们反复研读,常学常新。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客观翔实记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的奋斗历程,全面展现了习近平同志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做出的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实践探索,生动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仰追求、为民情怀、思维方法、品格风范,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鲜活样本。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始终饱含为民情怀,两上军营、三进下党,饮水思源、不忘老区,改造棚户区、心系连家船;始终注重改革引领,绘制发展蓝图、擘画跨岛发展战略,领导厦航创建、总结“晋江经验”,推动国企改革、谋划数字福建;始终关注文化保护,保护鼓浪屿、推动世遗申报,保护三坊七巷、守护城市文脉,支持闽剧振兴、创设新闻“两会”;始终践行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开筼筜湖治理序曲,还“两湖”碧波清澈,定木兰溪畔水安澜,治长汀水土流失,建生态福建等等。习近平同志在这片热土上倾心奋斗,点点滴滴都镌刻在八闽山水之中。品读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沐春风。掩卷沉思,让人感怀、催人奋进。

  深刻领悟人民至上高尚情怀

  习近平同志离开陕北黄土地时,已经树立了坚定的人生目标:要为人民做实事。百姓是习近平同志最深的牵挂,到福建工作伊始,他便怀揣“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的信念,抱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投入工作。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每到一个地方,都与大家一起坐小板凳,和群众亲切交谈。当地人喜欢泡茶,茶杯因常年使用,有一层黑黑的茶垢,他毫不介意地跟大家一起用黑茶杯喝茶,一下子就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顶着炎炎烈日,徒步到不通公路的省定特困乡——寿宁县下党乡现场办公,当时办公地点在廊桥边上的土坯房里,午休吃饭就安排在廊桥上。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他骑着自行车来报到、蹲在地上就着开水吃午饭、好不容易洗个热水澡就特别满足、用老乡的“黑茶缸”喝水……凡此种种,丰富的细节扑面而来,一位平民领袖的形象跃然纸上。

  牢记恪守两袖清风廉洁底线

  习近平同志赴任宁德工作,到任以后,不换车、不换司机、不换办公室,住在职工宿舍、吃在职工食堂,许多宁德干部觉得新鲜、甚至不理解。习近平同志认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生活上要“实行最低标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以公务接待为例,在宁德工作时,他严格限制公务接待标准,制定“公务接待12条”,后来又进一步出台补充规定,称为“宁德廉政17条”;在福州工作时,他提出用福州本地的风味小吃接待客人,伙食标准降到人均30元,不仅让客商品尝到地道的“福州风味”,更让福州风味小吃大放异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从细小抓起,从具体入手,取得显著成效。通过视角的延伸和比对,让人深深感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探索与思考,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积累了丰富素材、提供了思想萌芽、创造了必要条件。

  弘扬践行马上就办优良作风

  在宁德,习近平同志立足实际,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而是深入调查研究,根据闽东实际提出“弱鸟先飞”的系统思路。同时指出宁德发展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要拿出锲而不舍的干劲。在福州,习近平同志始终处于超负荷状态,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为做好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认为必须加快运转速度,特别是克服一些具体工作部门中存在的办事效率低、工作不落实的状况。他向全市提出了马上就办、狠抓落实的要求,并身体力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习近平同志的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干事创业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立足实际,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学好、读懂、悟深《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就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不断转化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磅礴力量,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中共厦门市翔安区委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