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专版 筑牢法治信仰建设法治社会

2023年05月23日 09:12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何为法治信仰?那就是:全体人民从内心深处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由此可见,法治信仰不仅要求人们遵守法律,而且还要求人们从内心深处形成对法治的尊崇以及对法律的敬畏。

  运用法治思维

  与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形成法治信仰的基础,只有时刻牢记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才能筑牢法治信仰。在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中,暴打视频曝光以后,大家纷纷指责男司机的打人行为。但是当从男司机行车记录仪视频中看到女司机严重违章在先时,舆情出现了戏剧性反转,网友们纷纷从指责男司机的打人行为转为谴责女司机。对于同一个行为,前后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打人对不对应视情况作出判断,如果被打的对象是好人,那么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如果被打的对象是坏人,那么此时打人行为也许就情有可原。这种观点与当下的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只有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培育社会成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才能筑牢法治信仰。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这是对相关部门提出的要求。事实上,只有很好地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法治才更容易在中国人心中产生共鸣,更容易得到中国人的认同,进而从内心深处对法治予以尊崇与敬畏,形成法治信仰。比如,与英美国家的“起诉文化”不同的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了以和为贵的法治文化与法治智慧。这样的法治文化与法治智慧体现在新时代纠纷解决中,就要求我们建立并完善包括调解、和解、仲裁、诉讼、依法信访等在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甚至要求我们将更多的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只有在融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弘扬法治精神,进行法治社会建设,才能筑牢法治信仰,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

  (作者单位:中共厦门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