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探索

2018年10月25日 09:18 来源:红旗文稿

来源: 《红旗文稿》2018/19 作者: 中共厦门市海沧区委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厦门市海沧区以新媒体为抓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更加有力、有效地做强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持续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让宣传思想工作更接地气,在实践中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百姓心田,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路子。

  1.创新体制机制。推出政务新媒体公众微信号“今日海沧”、微博“海沧之声”,打通基层百姓工作的“最后100米”。海沧区,地处厦门岛西部,是全国设立最早、 面积最大、功能最强的台商投资区,集自贸区、保税港区、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等国家级平台优势,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前沿。2017年5月,海沧区在厦门率先成立区属国有新媒体公司——厦门沧江新媒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沧江新媒”),以“宣传部门主管、国有企业主办、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运营区政务微信号“今日海沧”和微博平台“海沧发布”,力求打通基层新闻宣传“最后100米”,以全面提升全区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由宣传部门主管,严格落实“党管媒体”原则,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通过出台海沧区新闻舆论工作管理办法、海沧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海沧区突发事件敏感舆情应对处置机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由国有企业主办,从市场引进专业化人才,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生产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使公司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的主张与群众的诉求有机结合,心无旁骛地生产供应优质的新媒体内容。

  2.创新运作模式。通过“内融外联”,打造全市首个区级政务新媒体矩阵,更加有效、快速、准确地传播海沧“好声音”。

  “内融”,对内集结全区30多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政务微信公众号,形成“今日海沧”新媒体矩阵,内容实现一次性采集生成,多平台多角度进行发布。沧江新媒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今日海沧”上线一年多来,头条平均阅读量达7260次,粉丝超过10万人,稳居《福建日报》新媒体中心与“清博指数”联合推出的“福建微信影响力指数榜”前十强,最好成绩为政务公众号第二名。微博“海沧发布”获评“2016年度全国最快速响应政务微博奖”。“今日海沧”“海沧发布”双双进入福建省政务新媒体第一阵营,成为海沧人不可或缺的资讯平台和主流舆论阵地。

  “外联”,对外联合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10多家全国、省、市知名网络媒体,“借船出海”,广拓传播渠道,让海沧“好声音”传播得更高更远,从而释放宣传工作乘数效应。例如,在厦门抗击莫兰蒂超强台风之时,推出《海沧军民抗击台风不忘清扫被台风重创的烈士陵园》的报道,网上阅读量达到1300万次;又如,海沧区注重营商环境,建立了高效的服务机制,重点产业项目“士兰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仅用5天就完成行政审批,诞生了新的“特区速度”。被报道后,各主流媒体和网络反映热烈,网友好评如潮,新华社福建客户端上一天之内阅读量超过15万。

  3.创新传播手段。通过“线下活动+线上推广”等新方式推出一系列叫好又叫座、接地气有温度的作品。

  为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往社会深处走、往工作实地走、往百姓心里走,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以沧江新媒为抓手,以社区书院为平台,通过线下组织活动,线上进行推广,开展“最美书院”和“书院好声音 唱响新时代”等活动,“今日海沧”推文阅读量超过10万+,其中一篇阅读量33896次,点赞量高达16490次,整体活动网上传播量超过600万人次。

  这种“线下活动+线上推广”的传播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市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日前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中,海沧区在全省率先推出“扫黑除恶网上答题”活动,依托“今日海沧”平台,线上开展答题,线下发放宣传册,全区共有18万多人参与抢答,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今年6月22日,新华社推出长篇通讯《习近平同志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之后,区委理论中心组迅速组织学习研讨,7月20日在《厦门日报》刊发《坚定改革意识 深化跨岛发展 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的国际一流海湾城区》学习体会文章,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市委宣传部“理论在线”、东南网等网络平台及时进行了转载和传播,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效应。

  4.创新话语方式。坚持“向内向下”,坚持“说人话、接地气、讲情怀、重民生”的理念,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深植百姓心。

  海沧新媒体坚持“向内向下”,以“人民为中心”,讲海沧人的事,讲给海沧人听,不断创新话语方式,获得广大民众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坚守,让宣传思想工作真正起到了“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

  广泛运用音频、视频等新媒体表现形式,活用新媒体话语表达,通过精耕“今日海沧”每天的原创头条,组织拍摄微电影、开设抖音政务号、举办网络文化节和新媒体论坛等方式,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海沧故事。“今日海沧”微信头条号关于苏颂家风家训的单篇阅读量超过26万,东孚网格员报道微信公众号单篇阅读量超过10万+。

  讲好海沧故事,弘扬真善美,最近一年来,我们推出了一系列海沧本土的感人故事。例如,有一种爱叫“有哥哥在”:讲述刘山社村民林中坤照顾弟弟40年,无怨无悔;有一种德叫“临危救人”:讲述海沧学子李小娇,用自己掌握的针灸知识,高铁上抢救濒临死亡的于大爷;有一种暖叫“助人自助”:讲述柯井社94岁阿婆张荫治行医70多年,仍坚守治病救人;有一种孝叫“好儿媳”:讲述凤山村村民蔡绒花照顾痴呆婆婆20年,用自己的善良、勤劳,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个个发生在老百姓中间的故事,是海沧人优良家风家训的生动写照,不仅感动着本土海沧人,还在海外的乡亲朋友圈中广泛传播。大家都说,“今日海沧”最接地气,是老百姓发声的话语平台。

  立足海沧本土拍摄的“海沧微故事”,在网上传播广泛,微博话题阅读量达338.2万,参与讨论人数达27.8万,一度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榜。“海沧之声”抖音政务号“八一”建军节期间推出“海沧舰”宣传,10小时观看量超过110万,点赞量达3万。

  5.创新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新媒体工作坊”等学习研讨活动,切实提高基层宣传干部专业理论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

海沧在全市率先成立“新媒体工作坊”,与高校、机关、企业、社会等携手,聘请业内人士定期开展授课,提升全区新闻宣传业务水平及理论素养,带动海沧新媒体全面发展,目前全区共开设政务新媒体117个。

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组建“十九大精神@你我他理论宣讲轻骑兵”“基层党员十九大精神解读小分队”“农村党员四支喇叭”宣讲团等队伍,开展以“讲十九大精神+讲贯彻举措市情区情+讲成就、故事、经验体会”的模式,深入全区各行业、各村居,让群众听得懂,记得牢,推动新思想入耳入脑入心。在全区开展“金牌课程”和“优秀十佳宣讲员”评选,在社区书院开设“读懂新时代系列讲座”,帮助居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针对青年人思想动态在国企党委开展“给90后讲讲马克思”等活动,让高深的理论变得更加通俗化大众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执笔:欧阳丽娟 杨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