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湖里故事 传承特区精神

2018年11月12日 10:14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首发仪式上,来自各行各业的特区建设者见证这一时刻,作家与书中的主角面对面座谈。

  文/本报记者 郭筱淳

  通  讯  员 徐晓曦 徐淑纯 陈瑜瑾

  图/本报记者 何炳进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湖里区献上一份精心创作的“礼物”。近日,由近10位优秀作家,历时半年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奋斗》首发,来自各行各业的上百名特区建设者,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这场意义非凡的首发式活动,连地点选择上都很用心。特别选在“特区·1980”湖里创意产业园的联发文创口岸,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就是从这里的2.5平方公里出发,以一声开山炮响,拉开轰轰烈烈的建设序幕。

  湖里,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的特区建设者秉持爱拼敢赢的特区发祥地精神,在全面推进厦门“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生动实践的缩影。

  《奋斗》一书,正是把这一过程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做法记录下来,用30余万字、近百张珍贵图片详实展现湖里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先行先试走在前的工作纪实与生动故事。创作中,湖里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把更多画面留给基层、把更多镜头笔头对准群众,反映一线建设者、展现基层风采。

  事实上,《奋斗》的发布,正是湖里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今年来,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湖里区委宣传部牵头举办大型合唱交响诗篇《门纳万顷涛》专场音乐会、《先行先试新风采》纪录片、“翰墨谱颂歌 丹青绘盛世”书画展、“我眼中的改革开放”系列宣讲等八大活动,持续掀起贯彻学习新时代新思想的热潮,更凝聚起全面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中心城区的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永不止步,特区故事持续上演。值得关注的是,湖里区委宣传部还将与重点影视文化企业携手,借助中国故事短视频产业基地的力量,对《奋斗》里的动人故事进行短视频开发,进一步传播“特区精神”,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将改革进行到底。

  特写

  用奋斗精神创作“奋斗”

  ——报告文学《奋斗》诞生记

  历时6个月,近10位作家深入一线采访,书写30余万字……这样一本报告文学的诞生,凝聚着市委宣传部、市文艺创作中心、参与作家以及湖里区各级战线的辛劳与汗水。首发式之后的座谈会上,作家与书中的故事主角面对面,揭秘创作背后的故事。

  时间回到一年前,2017年9月的厦门会晤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表示,要隆重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个月之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迈入了新征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湖里区决定联合市文艺创作中心来组织作家,创作一部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报告文学作品,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今年4月,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湖里区委宣传部与市文艺创作中心多次召开选题会,最终确定着重描写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特区发祥地湖里区发挥爱拼敢赢精神,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创新治理、民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法治和党建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紧接着,动员部署会、改稿培训会、改稿听评会……紧锣密鼓地进行,特别是围绕改稿,市文艺创作中心请来全国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徐剑等对《奋斗》所有初稿进行现场修改点评,进一步提高了创作水平。

  这个过程中,由全市老、中、青三代优秀作家组成的采访团出发了,他们中有80岁高龄的老人,也有90后年轻作家,顶着酷暑烈日深入湖里区各个领域基层一线,收集一手创作素材、挖掘动人故事。

  而湖里区委办、区政府办等各相关部门积极向作家提供采访线索和素材,还带着作家深入社区、企业、重点工程等采风,并多次对文稿内容进行审核把关。

  编辑、排版、设计过程更体现出用心与用情——湖里区委宣传部、市文艺创作中心等相关负责人“蹲点”印刷厂,反复筛选图片、核对文字,精心烹制出《奋斗》。

  如今,当我们翻开这本报告文学作品,细细品味一个个动人故事,都能真切感受到——《奋斗》就是奋斗精神创作而成。

  作家心声

  特区老建设者庄维明

  用心记录特区光辉岁月

  今年80岁的庄维明是第一批厦门经济特区建设者,1981年他来到湖里区,担任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经济研究室的研究员。作为特区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这一次他用文字记录下特区建设的光辉历程。

  由庄维明创作的开篇作品《奋斗》,详尽记录特区建设的每一个历史节点和重要事件。对于他而言,写作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核实资料。“我必须要确保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细节准确无误。”

  为了准确描述特区历史,他每天“泡”在各种资料和文献书籍中;为了核实第一声炮响的具体地点,他寻找联系采访多位亲历者和老领导;为了记录厦门经济特区第一家台资企业三德兴的故事,他冒着酷暑从岛内赶到集美,找到了当时企业董事长的秘书……

  “再累再难,都值得我这么做。”这位特区老建设者发自肺腑地说,时光流逝,越来越多的老特区建设者离开了我们。真实记录特区故事、呈现特区历史,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敬意,更是传承特区精神最好的方式。

  作家陈弘、俞玉友

  被湖里人和故事感动

  “感谢湖里,感谢湖里人民,让我有机会能记录下她的故事。”在作家陈弘看来,特区发祥地湖里就是一本写好的“书”,等着他来品读。在《奋斗》一书中,他记录下了蔡塘社区的故事。过去几个月里,他一次次走进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社区,跟社区干部们座谈、深入居民家中畅谈。

  从他们朴实的话语中,陈弘感受到蔡塘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感受到践行“蔡塘模式”,带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蔡塘故事,就是奋斗者的故事,更是厦门以及湖里区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先的最好样本。”

  历时2个月采写, 作家俞玉友(水静)被湖里区的党员深深打动。从怀揣着艺术梦想的仙岳山艺术团党员志愿者到攻坚征地拆迁一线的党员干部,再到一心为民的小区支部书记……“党心所向,民心所依,这就是特区发祥地再创新辉煌的力量源泉。”

  小资料

  《奋斗》

  《奋斗》一书,是由近10位优秀作家,历时半年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该书把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做法记录下来,用30余万字、近百张珍贵图片翔实展现湖里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先行先试走在前的工作纪实与生动故事。

  《奋斗》一书,是由近10位优秀作家,历时半年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该书把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做法记录下来,用30余万字、近百张珍贵图片翔实展现湖里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先行先试走在前的工作纪实与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