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精神——寻访艰苦奋斗、拼搏创新、包容并蓄、大气和谐的厦门精神(之二)

2019年07月23日 10:56 来源:厦门网

作者:晏凤利 沈伟彬 张林 金肖 李伊琳

  厦门海堤“移山填海”纪念碑巍然矗立 沈伟彬 摄

  学习时报采访报道《习近平在厦门》中,李秀记回忆,习近平总书记曾赞扬厦门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很多精神:陈嘉庚精神、海堤精神、英雄三岛精神、鼓浪屿好八连精神、马塘精神以及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包容并蓄、大气和谐的精神。他最后说“这些形成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包容并蓄、大气和谐的厦门精神”。 

  

  “控海鼓东风,长堤御铁龙。金门晴霭外,黉舍碧波中。劲足重洋小,心雄万厄空。岛今成半岛,宏伟见人工。” 

  

  ——选自郭沫若《咏厦门高集海堤》 

  

  当您乘坐的厦门地铁1号线出岛,列车驶出地下、跃出地面的一刹那,扑面而来的是海景粼粼、白鹭翱翔、如诗如画的景色,这里被誉为“最美海景地铁段”;同样,第一时间映入眼帘的还有一座镌刻着“移山填海”四个大字的纪念碑,它记录着厦门人民突破万难,艰苦奋斗,以血肉筑堤的壮举,同时也昭示着永不褪色的“海堤精神”。 

  

  不辱使命 

  

  刚刚解放的厦门,面临海防战备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要尽快打通厦门出岛陆路交通是大家的共识。曾在马来亚任教的厦门第一任市长梁灵光与同是马来亚归国的华侨陈嘉庚先生,都想到了马来亚与新加坡之间有一条石砌的海堤,这启发了他们,提出了抛石为堤的建议。经毛主席亲自批准,1953年初中央财政拨专款1300多万元,由福建省自行包干建设海堤。1953年6月17日,海堤工程建设正式拉开帷幕,仅历时两年零三个月,1955年10月在高崎到集美间就筑起了一条2212米的跨海长堤。为使鹰厦铁路顺利引入厦门岛,集美到杏林的海堤也于1957年得以筑成。两条海堤以花岗岩为主材,用石170万立方米,全长5032米。在当时工程机械极其匮乏简陋的情况下,在汪洋大海中筑起“十里长堤”堪称奇迹。 

  

  高集海峡上筑起了一座2212米的跨海长堤(资料图)

  众志成城 

  

  记者来到厦门五洲大厦,采访了已半身瘫痪的原海堤工程指挥部第一大队党支部书记范寿春,其现年91岁。“但求天堑变通途,宁教群山尽白头。”这个气吞山河的施工口号让老人至今记忆犹新。那时,从高崎到殿前、薛厝、湖里、濠头等村庄,以及市区梧村、厦港和海澄县打石坑等地的山头每天爆破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每天数以千计的工人,日以继夜地开采石料,运输石方。范寿春说:“下石区、登海岛,漫山遍野人山人海。夏天个个戴着斗笠草帽,穿着草鞋,头顶炎炎烈日、脚踩炙热岩石,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整整四年,干部和工人一个样,晒得皮肤掉了一层又一层。工地上没有一部开山采石的机械,没有一台挖掘机,靠的是大锤、钢钎、錾子和炸药把岩石炸开;工地上没有一辆载重汽车,靠的是工人们的双肩和双手。” 

  

  开山劈石(资料图)

  范寿春回忆:那时候海上的施工条件比陆上更艰险,潮汐就是个大难题。为了抢时间、赶工期,涨潮抛石、退潮施工,工人作息改成依潮汐而定。海面上三四百艘大船、帆船、拖船,密密麻麻、日夜穿梭。在堤线上,石工稍不小心,锐利的石棱就会在身上划下大口子、血染衣衫是常有的事。为与潮水争分夺秒,大家想出了“抢浮水”的办法装运石料,就是在初涨潮水时就让船靠岸,在船与岸之间架上跳板,让工人踩着跳板运装石料。这样一来每次潮汐间可以用于装载的时间就增加了, 但是同样也加大了风险和难度,浮水装船摇晃不定,稍有不慎连石头带人都会跌落海中。还有一次正逢寒冬腊月,海风呼啸,大家站在岸上穿上棉衣都哆嗦,而青年团员李霖等人,为了解决抛石架空的问题,自告奋勇脱衣潜水,连续工作了一个多小时。上岸时他们浑身上下已经冻得青一块紫一块。 

  

  烈日当头,榔头挥舞(资料图)

  海堤建设大军中不乏巾帼女杰。记者就采访到家住厦门一中附近,参与海堤工程建设的女劳模叶亚真,现年83岁。白发苍苍的她拿出珍藏的老照片,码头上熙熙攘攘运装石料的人中就有这么一群年轻的姑娘。她们有的两人一对,有的四人一组,一杠在前一杠在后,抬起巨大的条石,有的还是赤脚上阵。叶亚真激动地说:“我们要过劳动关,每天石头都是靠扛、靠挑,即便女同志拉板车,到了下坡其实都是被板车拉着跑。”叶亚真摸着后背说,“当时抬石头会磨破皮、起泡,肩膀也压肿了,后背都磨出大肉包,现在都还有,做衣服时后背还要特地做高一点”。 

  

  女子青年突击队抢潮水装卸浮水船(资料图)

  此外,叶亚真和范寿春在采访中都不约而同回忆起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当时,两位女工肩扛着几百斤重的条石、踏着跳板一步一小心的往船上挪,突然海上来了一个大浪,脚下一滑,其中一位女工扑通一下掉进了海里,说时迟那时快,她竟然奋力用牙齿咬住了跳板。这位女子就是当时的女子青年突击队队长陈笑,那次事故中她的牙齿大半都断了。但如果没有咬住跳板,人可能也就没命了。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不到半个月,陈笑又回到了建设海堤的队伍中。她对工友们是这样说的:“我的血都止住了,可以吃东西了,有手和肩膀当然也就可以干活了。”皮肉之苦没有让这些年轻女工败下阵来,“很多人抢着干重活,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不行的”,叶亚真说。 

  

  “当时生活条件也相当艰苦。”曾任海堤工程政治部保卫科科员的吴嘉骅,现年87岁。他回忆:“当时大家住在竹子和油毛毡搭的工棚里。饭是蹲在工地上吃的,厨房也是用竹子和草搭的,灶台是砖头随便砌的,炒菜烧水都靠那两口锅。为了节省淡水,烧水前锅都没法洗,喝的水又油又咸。” 

  

  锐意创新 

  

  工程上的各种困难反倒激励大家发明出了一系列巧夺天工的技术。有一组数据记载:海堤建设中取得技术革新150多项、重大技术创新10多项,其中4项仍处国际领先水平。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吴嘉骅兴奋的回忆起来“当时筑堤用的石料从山上采出来,要经人力运到山下,通常需要半小时。滑道!有一个工人叫陈清江,他想了一个办法,从山上开了一道用石头铺砌的槽,如此一来只要将石料放进槽内,就可直接滑到山下,省时又省力”。此法一传出,滑道很快遍布了各个山头。 

  

  大石头从土造滑道滑下,工效大大提高(资料图)

  吴嘉骅接着回忆到:除了滑道,连普通板车都被工人们用出了“花样”。在半山腰的搬运工们,把石块搬到板车上,然后十来个大汉凭着体重压住装有千斤石块的手拉板车的一头,然后对准方向,同时双脚腾空跳起来,任板车顺着坡度一路飞驰,蹿出个几十米,然后接着再来。码头虽有几百米远,但往往这样顷刻就能赶到。 

  

  当时的苏联专家称,堤基两侧护坡要用两立方米的石块来砌,才能抗击强大的海潮冲力。两立方米的石头有几吨重,当时没有起重机、大卡车等大型设备,单靠手工搬动完全是不可能的。时任省水利局副总工程师殷孝友被调来指挥部任总工程师,他和技术人员、工人们一起研究,创造了“条石砌坡”的方法。吴嘉骅介绍,“条石砌坡”就是把一定规格的条石,像一束筷子一样插在一起,以此增加承受力,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此项革新发明极为成功,被以后的全国许多海堤、防波堤所采用。1958年8月23日特大台风对厦门袭击,十里长提安全无损,实践检验这个方法是成功有效的。此设计、施工方案后被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的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抢滩堵口,力锁苍龙(资料图)

  还有就是水下爆夯技术。海堤基底的石块必须夯实才能保证工程质量,这就需要大型起重设备对其进行重压夯实,于是海堤建设者们想出了以炸药爆破震动石料进行夯实的办法,指挥部把任务交给了厦门师范学校的毕业生黄晓山。黄晓山从未接触过类似工作,也没有相关资料可参考,只能凭一般的爆破常识。从爆破筒防水到炸药、雷管的填装等等,直到现场亲手引爆,都是他独立完成。由于整个操作过程都细心谨慎,第一次就引爆成功了。 

  

  行船竹笼快速抛石法(资料图)

  1956年6月中旬,高崎厦门海堤建成,集美杏林海堤也已经合龙的第二天。台风袭击了厦门,把合龙后的石堤冲开了100多米的大缺口。海流湍急,工人将石料抛入缺口中,即刻便被冲走。危急关头,集思广益,“行船竹笼快速抛石法”被创造出来。曾任海堤工程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廖延豹,现年93岁。他向记者解释了这个原理:就是将小一些的石料填满大的竹笼,再将四个竹笼左右两两靠着船檐放置,再分别系上绳子。当船驶至龙口时,依次剪短四根绳子,让船的重心反复倾斜,四个笼子就会自动的被抛入龙口。 

  

  抛投石块(资料图)

  无谓牺牲 

  

  保卫科吴嘉骅要负责守卫和运送雷管。“雷管储藏点就在殿前,指挥部对面的山头上。在那里挖了一个坑,里面会放一两万个雷管,上面用竹子搭一个瞭望哨,我们保卫科的同志们每天晚上轮流站岗。接到运送雷管任务时,坐在在吉普车上,往往怀里抱着的是一两千个雷管,路高低不平,时时刻刻心都是提到嗓子眼的。”他回忆:晚上还有国民党特务会放“冷枪”,万一打到储藏雷管的坑,瞭望哨和距离不到500米的指挥部瞬间就会被炸平。作为海防前线,解放初期的厦门经常受国民党敌军的骚扰和侵袭。据吴嘉骅回忆,在海堤建设过程中,共发生特务案件10余起。每天都有敌机空袭,最多的一天有100多架次。 

  

  1955年1月19日,“颖海轮”汽船拖着一只帆驳船,在临近海门岛的位置遭到国民党飞机轰炸,汽船进水下沉。被缆绳系着的拖船随时可能被托翻。范寿春激动地说:“千钧一发之际,年仅21岁的曾亚掽果断拿起船上的斧头,奋力砍断缆绳,用尽全力扯起船帆。就像预料一样,敌人的飞机很快调转枪头朝着拖船扫射。曾亚掽沉着掌舵,避开射击,操纵拖船成功靠滩。”就这样,曾亚掽使帆船上36名建设工人得救。然而,“颖海轮”汽船上的76人牺牲,包括一位怀有身孕的妇女。廖延豹参与善后,他深夜赶往漳州的解放军第94医院了解情况。“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条被炸断的腿,脚上还穿着解放鞋,死伤的都是我们的工人兄弟啊!”廖延豹哽咽地说道。范寿春也回忆起:“一次,我们大队干部都住在工棚里面。半夜,敌机突然‘轰轰轰’飞来,疯狂地轰炸和扫射,工棚的盖子都掀开了。”开山采石、切割条石、敌机轰炸……海堤建设中的危险工作远不止这些,建设者们面对危险没有后退。吴嘉骅说:“能参加国家项目,参与国家建设,我们是倍感光荣的。虽然初期有诸多不适,但工作起来,没有人退缩!” 

  

  厦门海堤纪念馆的人物雕塑再现曾亚掽砍断缆绳救人场景(沈伟彬 摄)

  永放光芒 

  

  当工人们在建设一线挥洒汗水的同时,文艺工作者也在辛勤记录工程建设的精彩画面,《移山填海》纪录片就是最好的佐证。吴嘉骅说:“他们拍电影我看到了,那个张加毅,他爬到船上,把自己绑在桅杆拍摄堵口的画面。这个片子,真的是花了很大力气。”张加毅正是《移山填海》的导演,他曾撰文记述到,当时八一电影制片厂十分重视此片,配备了十几个人的强大摄制班子,经历重重困难,终于将海堤建设的画面一一如实拍摄进下来,记录了奇迹诞生的过程。1957年2月,《移山填海》大型纪录片参加捷克斯诺伐克参加国际电影节展映。当厦门海堤英雄们创造的“走马抛石法”,当运石船上一笼笼巨石滚向波涛,木船倾斜45度的惊险镜头出现时,现场惊呼一片:“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这部纪录片,让中国人民移山填海的豪情壮志走向了世界。 

  

  海堤工程的另一位女劳模王网市,现年83岁。她说:“是海堤建设改变了我,培养了我,为我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收获。”海堤工程锻炼和培养了大批人才。刘济舟,在海堤建设之后又参加了全国多处江河湖海的建设工程,成为我国工程院院士。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海堤人在工程完工后参与到了厦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去,不仅发扬海堤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新的业绩,还用海堤精神培养熏陶着新的一代。除了人才,海堤建设更是为厦门后续发展注入“经济活力”。据史料记载海堤建设共节约资金470多万元,占总投资的27%,这些钱后来尽数投入厦门建设。“海堤建设过程中就没有听说过贪污、挪用公款的。”吴嘉骅说:“听说后来的罐头厂、市第一医院等市里重要项目建设都用到了海堤省下的钱。”这些钱是如何省的?吴嘉骅说了一件小事:当时用于抬石料的麻绳都是好几层的,工人们把用旧的麻绳扎在新麻绳外面,以延长麻绳的使用寿命。就这样,钱被点滴地节省下来。直到1991年厦门大桥建成,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厦门海堤是进出厦门岛的唯一陆路通道,而且是公路铁路两用通道,发挥的巨大作用显而易见。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厦门海堤也为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厦门海堤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长堤,移山填海、改造自然,海堤建设者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克服艰难险阻,创造了这一人间奇迹,也用汗水和鲜血铸就了“移山填海、团结奉献、科学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丰碑。 

  

来源:厦门网
作者单位:厦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