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塘精神——寻访艰苦奋斗、拼搏创新、包容并蓄、大气和谐的厦门精神(之五)

2019年08月29日 10:21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
作者:晏凤利 马庆伟

“马塘精神”被雕刻在村上的宣传墙上,时刻提醒村民拼搏奋斗。马庆伟摄

学习时报采访报道《习近平在厦门》中,李秀记回忆,习近平总书记曾赞扬厦门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很多精神:陈嘉庚精神、海堤精神、英雄三岛精神、鼓浪屿好八连精神、马塘精神以及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包容并蓄、大气和谐的精神。他最后说“这些形成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包容并蓄、大气和谐的厦门精神”。

翻开厦门地图您可以看到,马塘村地处厦门翔安区新圩镇三面靠山的偏僻山坳。之前,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路难行、水奇缺,人称“瘦马塘”。村主任陈树林回忆:“直到1980年全村人均收入还不足170元。有钱不借马塘人,有女不嫁马塘郎是十里八乡的共识。”然而,马塘村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趁势发展、扶摇直上、一骑绝尘。成为最早富起来的明星村,直到今天依旧是领跑的排头兵。今天的马塘村,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别墅藏身于花园之中,一条条洁净的沥青路环绕家园四周,一片片四季常青的绿地点缀在房前屋后,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富美家园图景。究其原因,就是马塘村人有着那么一股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精气神。

1992年摄于马塘村的资料照片

艰苦奋斗

马塘村的致富带头人陈清渊认为:“当时在马塘这个山窝窝里,扛着锄头在地里讨口饭吃都不容易,哪里还能刨出什么金娃娃。“作为村里第一个高中毕业生的他,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下定决心要另辟蹊径闯出一条路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1985年6月,马塘村的陈清水、陈清渊带领六位青年农民,好不容易凑足了3万块钱,办起了兴华罐头厂,这可是全县(当时马塘村隶属厦门同安县)第一个村办企业。陈清渊回忆:“那时全村上下对这个兴华罐头厂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大家就是拧到一起的一根麻绳,而且越拧越紧、越拧越实、越拧劲越大。没有技术,还想省下每个铜板来搞生产,就揣上自家干粮跑到外地拜师学艺,把手艺带回马塘村;没有厂房,就用竹片当墙、篾板作顶,支起来的工棚成了第一代厂房;没有水源,村党支部一班人就领着村民,战烈日、斗酷暑、埋管道,从12公里外的古宅水库把水引到马塘来;没有道路,就拿一亩地外加8000元的代价去跟需要途径的村庄换地 ,然后自己动手,劈开山坡,填平沟坎,把平整的水泥路铺进马塘村……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罐头厂不光建了起来,而且投产当年罐头厂便取得了好效益。”

兴华罐头厂车间 资料照片

拼搏创新

当年多少名噪一时的乡镇企业折戟沉沙,而马塘村的罐头厂为什么三十多年来能够不断做大做强呢?走进马塘精神主题馆,我们看到的是:兴华罐头厂1985年创办;“银鹭”商标1987年成功注册;标准厂房和新的生产线1988年建成投产;三方合作1990年组建了中外合资企业厦门同茂食品罐头有限公司;“银鹭八宝粥”1993年试产成功、一炮走红,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拳头产品;“中华鹭·世界巢”2011年银鹭与世界食品企业巨头雀巢成功合作,吹响了银鹭走向世界的号角……是永不停歇的拼搏与创新,让马塘村人书写出转变观念、勇立潮头的伟大实践。

今日马塘 朱毅力 摄

在马塘人看来:马塘的发展离不开银鹭企业。而在马塘村党委一班人看来:必须要让马塘村同银鹭集团一起发展起来。2013年10月,马塘村党总支升格为马塘村党委,成为福建省首个村企一体党委。马塘村党委成立后,将村企共建特色充分转化为村企融合优势,创新设置两个“双向进入”机制、构建“区域型”“流动型”“产业型”党组织,因地制宜,将带动乡村振兴的火车头打造得坚强又有力。“马塘人爱开会”是大家对马塘村的调侃,在马塘村的大事都是大家商量着办。能农则农、能工则工、能商则商,让绝大多数的村民就地就业、就地创业,就地致富,村两委动足了脑筋。马塘村家庭困难的村民陈和南、陈和谅兄弟俩,手勤、脑勤、嘴勤、腿勤,参加了银鹭组织的技能培训,从银鹭的销售做起,现在已经是银鹭产品广东茂名区域的经销商。马塘村的陈水源有手艺,从银鹭集团的水泥工做起,在村里的支持与帮助下,他现在可是管理160人的团队,年营业额破千万的建筑企业老板。年过半百又黑又瘦的陈水源讲:“我是沾了马塘村的光,要不然到今天肯定还是个穷光蛋。”和陈和南、陈和谅、陈水源一样,马塘村的村民通过参加技能培训,被银鹭集团招聘为从事管理、生产、勤杂、建筑、绿化、保洁的职工,他们中的很多人羽翼丰满后又自立门户,成为建筑、运输、贸易、餐饮、商超、园林绿化企业的老板,解决了更多村民就业、带领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今日马塘 朱毅力 摄

“以前没得吃没得穿,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潘朝莲是江西九江人,嫁来马塘村30多年了。刚到马塘时,潘朝莲没有固定工作。后来,罐头厂扩大,潘朝莲就去了厂里上班,由于做人踏实、做事肯干,她从基层开始一直做到班组长,现在手下管着三四十号人。她回忆到:当年,按村里统一规划把房子建好后,她却没钱装修,陈清水找到她说:“钱不够村里借给你,再不够我自己借给你。”后来,潘朝莲的房子顺利地装修完毕。而现在,潘朝莲家的生活已经富足了,她感慨说:“嫁到马塘,真的很温暖!真的很幸福!”

“每次回马塘,就跟回娘家一样。”陈玉慧是同安新圩镇人,1989年来到罐头厂打工,当了产品质检员,后来还当了车间主任。1991年,马塘村建了幼儿园,陈玉慧被抽调去幼儿园,作为唯一的老师,一做就是10年。2000年起,陈玉慧调到村里工作,任副书记,负责宣传、接待、调解等工作,在村里任职17年半。2017年下半年,陈玉慧调到新圩镇工作,她仍然心念马塘乡亲,她敬佩通过艰苦创业富起来的马塘人,“有钱不奢侈,朴实且向善”。

如今的马塘村,形成了以食品制造业为支柱,运输业、建筑业、包装业、服务业等多元化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从2000年设立厦门银鹭高科技园区,到如今投资额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规模企业就有20家,园区员工总数达2万多人;从2010年成为福建省首个“百亿元村”,到201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超5万元。

载誉马塘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一家强,不算强,全村强,才是真的强。富起来的马塘人,依然质朴、乐业、奉献;强起来的马塘村,依然奋斗、向上、向善。这些年,马塘村已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党支部”“全国文明村”等全国、省、市、区级三十几个荣誉称号。更让人振奋的是马塘村经验被国家农业部编入《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与分析》,成为全国首批收录此书的13个新农村典范之一。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中共翔安区委宣传部、新圩镇和马塘村打造马塘精神主题馆,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秉承“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精神,逐步实现了“厦门第一村”的梦想,主题浓缩了马塘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历程,展示了马塘人穷则思变、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传扬了代表厦门精神的“马塘精神”。

马塘村,这是一个孕育美丽“中国梦”的小山村,一个率先实现小康生活、中国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样本,铸造了马塘精神,书写了马塘经验。马塘人30多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拼搏创新,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靠着马塘精神,实现了他们心中的“马塘梦”。如今,沐浴在春风中的马塘村再次启航,乘着厦门跨岛发展的东风,继续演绎和书写着这个村庄新的奋斗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