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沧区委党校课题组
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任务,海沧区探索在产业园区设立党校教学点,充分发挥培训循环和服务跟踪的教育功能,破解学习内容“听不懂”、理念方法“用不上”的现实瓶颈,推动新兴领域党员干部学会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发展实践。
在内容上做选择题
解决“讲什么”
从产业园区实际出发,坚持党员出题目、支部把方向、党委盯问题、党校管方案的思路,重点解决“讲什么”的问题。
一是唱好主题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补钙壮骨、充电赋能”,分级分类开展有组织的专题培训,注重“模块化”教学,破解有的党员“坐不住、听不进、记不牢”的问题,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二是灌注源头水。通过做实送课、做细选课、做优点课等方式,推行党课资源共享,推出“1+X”教学模块,建立富有精神养分的课程菜单,以有趣的故事吸引人、以鲜活的内容感召人、以向上向善的力量影响人,提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是抓发展本领。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升需求,深耕基本课程,加大内容供给,解决新发展理念树得不牢、推动解决高质量发展本领不强等问题。
在方法上做证明题
解决“如何讲”
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不回避困难矛盾,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使理论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突出落实,实处着力。找准党员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注入企业班子学习必选科目,探索“七个一路径”,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有效的学习考评机制,夯实学习型党组织的工作基础。
二是突出落细,细处着眼。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充分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延伸式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业务培训、读书活动、业务比武等方式,不断丰富学习载体。
三是突出落小,小处着手。与企业发展任务结合,通过“书记开讲”“诵读经典”“老党员讲故事”等活动,从小故事、小视角、小切口、小问题等入手,通过反思式、研究式、互动式、共享式学习,在生活化的场景中传播积极向上的理念,变理论灌输为故事感染,变硬性要求为启发引导,以基层党员能够了解、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学。
在对象上做判断题
解决“做什么”
针对个别党员身份意识弱、作用发挥不明显的现象,从党性看齐入手,在分层教学上下功夫。
一是特色课“回味香”。转变学习模式,在运用学习讲坛、读书会、技能比赛等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同时,为党员提供“回味香”的特色党课,统筹利用好乡村振兴、红色基点村等教育资源,把好的课程、教材、经典案例搬进课堂,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丰富性和厚重性,让党员在沉浸式学习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二是专业课“分餐制”。倡导“分餐制”改变“一锅煮”,让党课教育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党员提升理论素养,实现由被动教育向“自发学习”,由单纯学习向“学研结合”转变,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内在动能,把学习成果有机运用到生产和研发实际,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在效果上做压轴题
解决“怎么做”
运用结果来评判,既解决党校教学点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也解决产业园区党员知行合一问题。
一是把稳方向盘,以学争优。在学习成效终端上看显示,推动实施“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流程评价,倒逼学习教育服务、管理的有效改进,形成多方评价方式。
二是看准信号灯,以学促干。充分运用好评价成果,引导党员了解国情世情、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现实问题,激发党员自觉学习、主动参与意识,取得听得进、记得牢、做得到的教育效果,让党课常讲常新,增强了党课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挂稳加速挡,以学争效。强化重效、求效、显效的鲜明导向,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引导党员拿出攻坚克难的劲头。
产业园区教学点
实践探索的六点启示
在产业园区设立党校教学点,延伸学习触角,完善党员理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助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启示1:处理“远与近”关系,破解组织粗线条问题。铸魂育人就是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越是事业发展,越要高举旗帜,越是攻坚克难,越要培根铸魂。要明确教育方向,进一步打通学习场域,真正发挥铸魂育人、涵德化人的作用。要注重远近结合,打造生动有趣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学习场景,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启示2:处理“情与理”关系,破解内容大而空问题。抓住感悟思想伟力这个首要,把讲政治融入到教育中,从学习结果出发进行逆向教学设计,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到党员心坎上,强化对党忠诚、提高政治站位、增进政治认同。
启示3:处理“内与外”关系,破解师资随意性问题。“谁来教”是个突出的问题。既邀请专家学者,也欢迎身边典型走上讲台,有机形成教学闭环,让党课党味足、回味多。
启示4:处理“知与行”关系,破解方法单一化问题。一方面要关注党员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要把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激发企业员工终身学习,从灵魂深处让党员得到启发,永葆党课的生机活力。
启示5:处理“主与次”关系,破解人员一锅煮问题。按类别按特点、依需求依兴趣,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党员,提出不同的学习培训要求和目标,在体验性、实践性上下功夫,提升党性教育实效性,以解决“大水漫灌”问题。
启示6:处理“虚与实”关系,破解效果空对空问题。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把党课牢牢扎根到泥土里,让党员把“听来的知识”转化为“干事的本领”,把党性教育与项目建设、难题攻坚结合起来,以过硬的作风和本领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