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秋华
2024年10月15日、1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回到福建、厦门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这片土地和人民的倾情牵挂和如山厚爱,让厦门人民倍感温暖和振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聚焦三个关键词:信念、使命、作风,学深悟透扎实践行。
聚焦“信念”:
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
厦门考察的重要意义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不久,在新福建建设十周年的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到福建、厦门考察调研,再次为我们指引航向,擘画蓝图,系统阐明新时代新征程福建干什么、怎么干、党员干部应如何担当作为等重大问题,指出福建、厦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是指导福建厦门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回望厦门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厦门经济特区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原因是每逢重大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为我们指明方向;厦门经济特区书写成功故事,最宝贵经验是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厦门经济特区新时代开拓前行,最重要遵循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要深学细悟笃行,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扎实的工作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聚焦“使命”: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
厦门工作的重要要求
2014年金秋,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为我们擘画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宏伟蓝图;2021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福建考察,提出“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赋予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使命。在此次考察中,他强调福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明确提出四个具体新要求:“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着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今天,抓改革开放,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比过去要求更高了。福建和厦门要适应形势发展,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深耕细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福建、厦门实际,是我们当前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同实施《厦门“一二三”战略规划》有效衔接起来,立足实际解放思想,提升发展思路、细化落实举措,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聚焦“作风”: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
对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山县考察期间,专门参观了谷文昌纪念馆,语重心长地说:“谷文昌同志在福建是有口皆碑、深入人心的,他是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优秀领导干部的一位代表。我们学习他的事迹,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像他那样做人、为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走这条路,才是人间正道。” 他强调要教育党员干部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锐意进取、善作善成。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不忘初心、担当作为、廉洁奉公,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在福建、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怀抱赤子初心,上下求索。在厦门工作时他上高山到海岛,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在宁德工作时,他建立“四下基层”制度,提出“弱鸟先飞”理念,倡导“滴水穿石”精神,带领闽东百姓摆脱贫困;在福州,他大力倡导“马上就办”,推出“一栋楼”办公,开展“四个万家”活动;到省委、省政府工作,他提出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在全国率先开创和推动机关效能建设……习近平同志心怀百姓、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一以贯之的崇高风范一直激励着福建、厦门广大干部群众。今天我们必须以学促干、知行合一,大力弘扬“滴水穿石”“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沉下心来,埋头苦干、锲而不舍,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作者系中共厦门市委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