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讲》
●王世锋
在人类思想的长河中,马克思主义犹如一座巍峨的灯塔,照亮了人类探索真理与自由的道路。自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壮丽征程,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由颜旭、高宁、唐梓翔共同撰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讲》一书,紧扣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十个重大历史节点,系统而全面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探索人类解放道路上的伟大贡献,生动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如何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提供强大思想武器的光辉历程。
梳理马克思主义
追求人类解放的探索之路
为何马克思主义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作者深入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四大特性——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为我们解开谜题。马克思主义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行规律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科学路径。马克思主义所关心的是全人类的解放,所追求的是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新社会。这种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使得马克思主义始终根植于人民之中,为人民实现自身解放指明了科学正道。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它不仅仅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更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始终在发展中不断检验和完善自己,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展示马克思主义
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之路
就20世纪的世界历史来说,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一国走向多国的精神源头,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对人类未来发展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使得无产阶级找到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马克思主义还指导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下,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列宁更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性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胜利不仅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宏大序幕,更是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意义。
呈现马克思主义
指引中国实践的奋进之路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和屈辱。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也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由此开启了全新的发展历程。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伟大探索进行了系统梳理,强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这正是三位作者在本书中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同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强烈感受到本书散发出的激励气息,即以更加坚定的信仰、更加扎实的学识、更加昂扬的斗志,续写马克思主义真理新篇章。
(作者系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