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厦门市委关于制定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年01月06日 10:10 来源:厦门学习平台

(2020年12月25日中国共产党厦门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厦门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厦门实际,就制定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开启厦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向新发展阶段。“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重大实践和优良作风,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胜利在望,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迈向新发展阶段。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GDP密度、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等质量效益指标居全国前列;9条产业链群规模超千亿元,形成光电、生物医药、钨材料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入围中国智慧城市十强;境内外上市公司达89家;获批建设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成功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正式启动,“多规合一”等一批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持续扩大,全链条全周期立体化招商机制和“三高”企业服务生态不断优化;厦台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全国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点建设的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之一。跨岛发展持续推进,实施“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一岛一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持续拓展;创新构建项目“1+3+1”决策推进机制,推动“6+2+8”责任主体扩权赋能;推进城市更新、功能再造与协调共享齐头并进,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顺利运营。生态文明持续优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一,生活垃圾分类“厦门模式”、筼筜湖综合治理模式等改革举措和创新经验做法获得全国推广;空气质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位居全国前列,获评“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养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社会领域短板加快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居全国前列,“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金鸡电影节长期落户厦门;主动创稳工作纵深推进,社会大局安定稳定,成功抗御“莫兰蒂”超强台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爱心厦门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扎实推进,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首批示范市名单,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等荣誉,群众安全感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勇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路先锋,不断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推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厦门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2.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从国内发展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领域存在短板和弱项。 

  

  厦门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探索积累了许多发展成果和创新经验,在多区叠加、自然生态、营商环境、开放合作、社会治理等领域形成了显著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全力推进“抓招商促发展、抓项目增后劲”,为我市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加快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但是客观上经济总量偏小,中心城市功能不强、规模能级不高,创新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优、资源空间紧张,岛内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先行先试优势有所弱化,主观上一些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小岛意识”还未完全消除。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辩证认识和把握我市发展条件,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朝着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不断前进。 

  

  3.到二〇三五年成为自由港特征经济特区和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国家中心城市,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率先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样板城市。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人才优势和创新动力显著增强,成为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的新优势显著增强;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厦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城市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人居环境与城市品质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旅游会展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五中心一基地”。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动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勇当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排头兵,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厦门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5.遵循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确保厦门经济特区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致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高水平健康之城、最具安全感城市、高颜值厦门和爱心厦门,促进社会公平,增加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定不移“抓创新促发展、抓招商扩增量、抓项目增后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三高”企业倍增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经济特区精神,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创新思路率先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更好发挥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田作用。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在全国全省一盘棋中找准定位、担当作为,积极推进区域协作,充分发挥市、区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市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今后五年我市要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致力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旅游会展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五中心一基地”建设,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显著增强,建成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努力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高素质”更具实力。在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呈现高级化,产业链迈向现代化,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实现新跨越,成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的核心引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建成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高颜值”更富魅力。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现代化教育强市和高水平健康之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爱心厦门”成为城市新名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市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现代化”更增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营商环境建设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率先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成为最具安全感城市。加快全面依法治市步伐,建设法治中国典范城市。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更加彰显,政府职能加快转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升,发展安全更有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国际化”更有张力。自贸试验区集成化创新体系更加完善,逐步向具有自由港特征的投资自由便利、贸易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发展,探索建设具有自由港特征的经济特区取得更大突破。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合作深入发展。“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功能作用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交往能力进一步强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大幅提升,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走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