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专版 坚持党管人才 筑牢发展支撑

2023年02月13日 09:24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陈跃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是厦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筑人才聚集高地的必然要求。由此必须对党管人才的理论渊源和实践逻辑进行梳理和分析,深刻认识其中重要含义,筑牢特区发展人才支撑。

  理论渊源

  深刻认识党管人才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兴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党管人才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科教兴国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刻思考和理论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推进人才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理论品格。重视党的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了“人”的价值和发展,强调了人才工作服务的目标。新时代,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贯彻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对个体的“人”的尊重,蕴含着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视,“人民利益”优先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

  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实践特色。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是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理论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历史充分表明,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是社会稳定的助推器;弱化党的领导,脱离了党领导的人才工作,选人用人不当,对社会不仅没有产生推动发展作用,反而容易造成各种负面影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既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当代对人才工作做出的伟大实践,也是在人才事业中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擘画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强国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战略机遇,庞大的人才支撑供给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全面提高自主培养水平,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强人才的国际交流和比较,引才、聚才。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新科技革命挑战,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各类人才,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独特魅力。

  实践逻辑

  为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提供人才支撑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厦门更要发展再发展,不能小富即安,不能浅尝辄止,要有大气魄大手笔。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厦门始终牢记嘱托,统一思想和行动,推动人才建设与产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人才资源总量从63万增加到147万,增长了133%,在全国大中城市处于领先地位,城市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新时代、新征程,厦门立足于党关于人才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要求,在多个方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坚持服务大局,面向科技前沿做好人才工作。厦门应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服务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把握战略主动,在实践中培育、团结人才。要聚焦更高水平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积极促进金砖创新基地、厦门科学城建设。聚焦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机械装备等前沿领域,在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布局中凝聚人才,培养优秀的科技、产业人才,占领战略制高点,把握战略主动。

  坚持爱才敬才,优化人才发展社会生态环境。厦门是人才的重要聚集地和创新城市,要进一步为人才优化和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将党管人才落实到聚才、兴才、爱才的具体行动上。推动一主多元的人才发展工作大格局,发挥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筹建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出台扶持政策,让企业有效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打造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创新基地。积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重视人才良好氛围,向全社会释放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的良好风尚。在薪酬福利、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方面出台政策,体现对人才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积极引导、生活上关怀照顾,有效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

  坚持思想引领,促进人才政治和素质双提升。新时代坚持党管人才,必须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和人才素质双提升,引导广大人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党组织对各级人才的思想引导。各级党委部门要教育引导各类人才牢固树立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才工作事业的政治信念;强化人才法纪思维,督促他们依法依规开展各项工作。要在人才工作中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思想保证,教育引导各类人才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

  (作者系厦门医学院药学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