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专版 朱熹家风的当代启示

2024年01月08日 17:02 来源:厦门日报

  ●陈永宝

  朱熹作为福建的地方名片,在八闽大地的家风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福建的乡村,围绕朱子家风建设的民间祠堂分布比较广泛,在闽南围绕朱熹的家风论述为主的民风民俗现象也大量存在。同安等地至今依然保留着朱熹的家风家训的内容。因此,从朱子家训中挖掘新时代家风建设的重要资源,发掘适应福建本土的家风家教特色,这对服务厦门经济特区,乃至福建的八闽大地,都是非常重要的。

  朱熹的家风建设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以《朱子家训》的劝导阶段、以《童蒙须知》的实践阶段和以《近思录》的理论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个从低向高阶段性发展,对当代的家风建设提供了借鉴。这其中,尤其以《朱子家训》的影响力最广。《朱子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训传承的代表之一。比如它里面强调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强调家庭成员在道德践行上的平等性。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是重要的道德标准。同时,他强调“师长于礼,朋友于信”,及“敬老、爱幼”,注重具体的道德行为践行,早已成为我们闽南地区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

  同时,《朱子家训》并不是简单的历史之作,它的一些创见对今天社会的道德建设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反映了当代家庭教育中主张“互为主体的自由观”和“价值引导的价值观”;如“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反映了当代家庭观对立德修身的家风建设需要,对现代家庭的和谐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同时,《朱子家训》主张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体现了良好的价值引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风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朱熹家风建设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着重围绕《大学》的正德修身之教,最终目标指向于齐家治国之道。朱熹的家风教育偏重于道德的引导而不是传统知识传授,它点明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践履和道德劝导价值与意义,也点明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标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家风建设提供了借鉴。

  (作者系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