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参政议政职能 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10日 10:49 来源:厦门日报

  ●胡志盛 李牧辰

  当前,我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政协要充分发挥协商功能,聚焦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广泛凝聚共识,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发挥好政协人才优势、平台优势,积极为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聚能赋力。

  加强协商互动 凝聚广泛共识

  切实发挥协商机构作用。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核心要素和关键属性,尤其要围绕培育壮大我市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链条、做大规模体量,遴选好系列“金点子”协商选题,以更高质效协商议政为改革增添动能。以健全协商工作体制机制为抓手,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利用全委会议、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协商,广泛开展各类专题协商等协商,下功夫推进制度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努力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等方面打造更多工作亮点。

  多措并举优化协商形式。抢抓全省数字政协一体化建设机遇,放大“协商之治”与“数字之治”的叠加优势,重点建设一网(门户网站)、一微(微信公众号)、一端(掌上履职App)、五大矩阵(业务矩阵、数字矩阵、宣传矩阵、视频矩阵、智能矩阵)的“数字政协云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积极开展网络协商议政,全面提升政协履职效能。加强与各区政协的协同联动,健全落实市区政协工作对口联系、沟通协商等机制,拓展工作广度,增强协同合力,发挥整体优势,促进履职共推、队伍共建、成果共享。

  深入调查研究 提升工作质效

  深入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着眼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文化体制等关键领域改革,着眼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领域开展调研、视察、考察。要坚持精品意识,既深入调查又认真研究,既把握内情又借鉴外情,既发挥政协智力优势又借力外部“最强大脑”,着力打造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成果,力争提出更加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抓好成果转化。成果转化运用是做好调研“后半篇文章”的关键。要将调研成果与委员履职实践紧密结合,综合运用专项报告、提案、会议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转化调研成果,加强转化为政策文件、工作举措和具体项目事项的跟踪监督、“回头看”。要对成果转化运用中遇到的新问题、出现的新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成果转化运用的总体成效进行系统评估。要以成果转化的具体实际情况,检验界别委员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引导调研工作更具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更加关注实用价值。

  发挥组织功能 做实群众工作

  强化专委会作用。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人民政协要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从“联系谁、怎么联系、联系什么”的高度出发,夯实组织基础,突出界别特色,切实把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做深做实,以高水平凝聚共识为改革汇集合力。要注重发挥专委会在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联系服务委员参政议政,支持委员协商议事,设立界别委员工作室,实现“联系委员与联系群众、扩大委员参与面与扩大群众覆盖面”有效贯通。要在突出界别赋能上下功夫,以“界别+”的思路,着眼新质生产力发展特点,积极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和形式,深入各行业、各领域开展界别特色的调研视察活动,发挥界别委员工作室作用,设立网上委员工作室,与群众开展线上交流互动,拓宽联系群众渠道。

  发挥委员作用。要把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作为一项制度安排长期坚持,引导委员主动走访联系界别群众,推动委员更好成为界别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聚焦各自特定的影响对象,扩大凝聚共识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团结更多界别群众,扩大朋友圈,实现“一个委员”影响“一众人群”的乘数效应。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情系民之所向、深念民之所忧、笃行民之所盼,努力让群众的“愿望清单”成为政协的“履职清单”,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

  (胡志盛,厦门市社科联办公室【科研管理部】主任;李牧辰,集美大学财经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