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治理是指对科研人员所获得的各类人才计划项目名称进行管理和规范的过程。这些“帽子”主要是指各种人才计划项目的称号,如国家级、省级的人才计划项目等。这些“帽子”在学术评价和资源分配中往往被视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导致科研人员过度追求这些称号,而忽视了科研工作的本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厚积薄发。这是“帽子”治理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党和政府维护良好科研生态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