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力 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2025年04月21日 11:20 来源:厦门日报

  ●郑捷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竞争态势逼人,我们必须加快提升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着力塑造科技和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认清重大意义

  人工智能是驱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

  从理论逻辑上看,发展人工智能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要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人工智能作为新型生产工具,实现了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的智能化重构,推动人类从依赖体力与经验的生产模式向数据与算法驱动的智能模式跃升,大幅拓宽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边界。发展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已经成为数字时代我们推动生产力的质变和跃迁,加快重构生产生活方式和存在形态的必由之路。

  从历史逻辑上看,发展人工智能是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回望世界科技史,18 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掀起以机械化为特征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时代;19 世纪电力技术推动规模化生产,开启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0 世纪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出现,开启了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在人工智能领域抢占先机,才能把准时代脉搏,赢得历史发展主动。

  从实践逻辑上看,发展人工智能是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人工智能是一项战略性技术,具备典型通用技术特征,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通过与产业应用的交叉融合,能够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传统产业实现流程再造和效率提升;同时,还能够通过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突破传统增长路径、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

  把握阶段特征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整体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战略牵引与政策红利的叠加赋能期。当前,全球各大经济体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重点领域。在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等都明确把推进人工智能相关工作作为重点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规划文件。国内各大城市也都在竞相出台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争夺人才和技术资源。我市也出台了《厦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7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吸引众多头部企业加速布局,着力构建覆盖全链条的智能生态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资源的加大投入,人工智能在我国将迎来进一步发展。

  二是理论构建和技术迭代的创新加速期。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开始,人工智能经历了近70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通用人工智能的出现,进一步引发了新一轮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的发展更加迅猛,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特征,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广泛领域不断涌现新成果。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4年,全球共发表了近270万篇AI相关论文,我国2024年AI应用研究论文数量相比2023年增长了47.4%。仅以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为例,技术就在以“周”甚至以“天”的速度快速迭代。

  三是产业融合与场景落地的深化拓展期。产业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我国,随着 “人工智能+”行动的快速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规模优势进一步结合,推动人工智能从单一技术突破向多领域渗透,正逐步形成赋能千行百业的生态格局。仅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为例,截至去年12月全国共备案302款,其中2024年就新增238款,已渗透至教育、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并不断向细分场景延伸。未来,随着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的突破,相信人工智能会进一步赋能产业发展,开辟更多生产生活应用场景。

  找准方法路径

  充分把握人工智能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找准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虽然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加强整体推进、统筹布局的同时,把增强原创能力作为重点,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这样才能夯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对于我市而言,一方面,要依托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等,加力突破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环节,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打造完整且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合理布局不同环节的企业,促进上下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二是坚持技术发展与场景应用相促进。技术发展是场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为应用创新提供可能性;场景应用是技术突破的价值体现和实践检验,为技术迭代提供现实需求,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实现技术发展与场景应用的良性互动、双向奔赴,才能真正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从Manus的刷屏我们也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重心可能出现转移,更加聚焦于在特定垂直领域解决具体问题。对于我市而言,应当紧密结合本地优势产业,比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积极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与场景需求的双向赋能。

  三要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人工智能是一门全球性、开放性的科学和产业,没有任何国家、城市和企业能够单打独斗。一方面,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也要推进多层次、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的智力资源和创新成果。对于我市而言,具备自贸片区、金砖创新基地等多区叠加的优势,正在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应当充分发挥优势,在持续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区域协作上展现新作为。

  四要坚持使用推广与安全保障相衔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在金融、医疗、交通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深度渗透,它在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存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风险,一旦安全防线失守,不仅引发社会信任危机,阻碍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还可能威胁国家安全。因此,在大力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同时,还必须同步加快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对于我市而言,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研究,实现技术应用与安全保障的协调并进。

  (作者单位:中共厦门市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