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习·i分享”征文选登(33)学习地方文化 不负使命担当

2020年12月01日 15:35 来源:厦门理论在线微信公众号

  地方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基和招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彰显着一个城市的特色风貌。”对我们来说,生于斯,长于斯,更要了解厦门的历史文化,领会厦门的城市精神,参与厦门的发展。

  厦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方多元历史文化,包括闽南文化、革命文化、特区文化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源自中原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士民不堪战祸频仍,陆续南迁入闽,不少移民渐次迁徙厦门,中原华夏文化亦随之传播厦门地区,并逐渐与本土古越族的文化相融合,形成闽南文化,近代以来又融合了华侨文化、南洋文化、商贸文化、海洋文化、近代西方外来文化等,形成了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体现闽南人文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闽南文化。闽南文化开放包容、积极进取、勇于开拓,闽南文化爱国爱乡、重教兴学,闽南文化内容丰富、充满魅力,既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弘扬了时代精神,具有当代价值。

  厦门的革命文化最早是在校园中酝酿的,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诞生于1926年的厦门大学校园,最早的党员是厦门大学的学生罗扬才和罗秋天,以及集美学校的李觉民,从此革命的火种从厦门传播到八闽大地。厦门的革命文化也充满着革命英雄主义,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福建省委为解救我党被捕同志组织了“破狱斗争”,惊心动魄的英勇事迹令人热血沸腾,书写了一部《小城春秋》;充满着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时期,厦门沦陷,不愿做亡国奴的厦门军民奋起反抗,共产党领导的厦青团、厦儿团,民间组织的抗日团体,如血魂团、铁血锄奸团等,在厦门神出鬼没暗杀、袭击日本官兵、汉奸;充满着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2000多名人民英雄在解放厦门的战斗中浴血奋战,英勇献身,奉命打入国民党军驻厦门司令部传递情报的刘惜芬烈士在解放前夕壮烈牺牲,“先烈雄风,永镇海疆”。

  厦门经济特区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特区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有力诠释。特区文化既包含了我党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又融合了传统闽南文化的敢闯敢干。先行先试、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这是特区文化的精髓,取得了伟大成就:率先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实践,创造了一系列“全国率先”,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发挥了特区改革“试验田”作用;在对台工作中,发挥了“桥头堡”的作用,在新时代开拓两岸融合发展之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城市面貌实现了“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沧桑巨变,被习近平总书记盛赞为“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特区文化引领着厦门这座城市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习总书记对此曾评论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全方位的开放,厦门人树立了一种改革开放的厦门精神,这里边有自力更生,这里边有锐意创新,这里边有一种包容并蓄、大气和谐的这样一种东西”。特区文化是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厦门的缩影,是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厦门地方多元历史文化,是厦门发展的根基和招牌,诠释着厦门精神。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地方历史文化,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中,更好地参与厦门今天的建设及未来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勇担使命!

  作者姓名:郭小燕

  工作单位: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