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习·i分享”征文选登(38)学“习”语 助力厦门新腾飞

2020年12月01日 16:42 来源:厦门理论在线微信公众号

  “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这是画家曾华伟将万石涵翠、鼓浪洞天、菽庄藏海等厦门二十处名景完整入画,以笔墨丹青系统描绘的海滨小城。

  1981年10月15日,在厦门湖里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随着一声开山炮响,经济特区破土动工。1984年5月,中央决定把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包括鼓浪屿,约131平方公里)。然而,对于拥有“海岛意识”的厦门来说,特区怎么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可以说,大家是摸不着头脑的。

  习近平同志成立研究办公室,拜访名师,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解答了厦门特区怎么发展的问题,为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到现在还具有指导作用。厦门从一座“道路不平、电灯不明、自来水常停”的海防小城,腾飞起来了。

  作为跟特区同龄的孩子,改革开放10周年,我以小学生的身份参加了“白鹭腾飞”的特区十周年纪念团体操汇演活动。在我年少的记忆里,十年对厦门来说变化太大了。九十年代,家里用上了彩电,有线电视里全是最流行的港剧,我们的出租车变成了比肩香港街头的“红色的士”,学生们开始追星“四大天王”,麦当劳开到了中山路上…… “特区”给我们的印象加深了。

  同时,儿时家附近那条路面窄窄的,两边都是工厂区,挤到不能再挤的厦禾路也在1993年进行了全面扩建,拥有6个机动车道的新厦禾路横跨厦门老城区,使整个市区的交通状况为之改观。改革开放近40年,厦门拥有了“五桥一隧”,BRT及地铁交通专线,岛内有空中自行车专用道、市民健康步道,岛外新建国际马拉松赛道,厦门的道路宽了,格局也不一样了。

  2017年9月4日晚,习近平主席夫妇迎接金砖国家和对话会受邀国领导人夫妇并举行欢迎宴会。在宴会致辞时,习近平回首在厦门工作的往昔岁月,深情讲述厦门故事,赞扬“敢拼会赢”的厦门精神。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厦门人,在重温《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中,我深切感受到,厦门人民从“海岛意识”到大力推动改革过程中凝练总结出的厦门精神。厦门的人民群众是厦门建设的主体。我们有“精神”引领,有辛勤的人民,从习近平同志对发展自由港的规划到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厦门的发展一直心系在习总书记心中,这也是每一个厦门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

  “功成不必在我”、 “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一张蓝图画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重温《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更像找到一面心中的旗帜,新时代的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新时代的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力量,延续“敢拼会赢”的厦门精神,立德树人,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为目标,我们一定可以用新时代的力量助力厦门新腾飞!

  作者姓名:黄晓娟

  工作单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