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厦门密码”

2024年04月03日 09:41 来源:厦门日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理论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行。(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厦门实践”是美丽中国建设、人海和谐的典范。3月30日,由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侨大学研究基地共同主办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理论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行。

  研讨会分亲历者说,专家发言和主题研讨三个环节。市政协原副主席潘世建用生动的语言、详实的数据、典型的案例,深情分享了厦门市实现“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的历程,阐释了厦门探索“以环境优化增长、以发展提升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李宏伟、张云飞、陈永森教授作主旨发言,11名国内学者围绕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重要内涵和实践要义,展开深入浅出的交流研讨。

  “厦门实践”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丰富的实践价值。市社科联以清醒的政治自觉、敏锐的思想自觉和坚定的行动自觉,在央媒聚焦“厦门实践”后,第一时间联合组织、主办本次研讨会。通过研讨交流,汇聚学界力量、推进理论阐释,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贡献社科力量。

  本报今日摘编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厦门日报记者 陈璇 通讯员 胡志盛 朱光兴 整理)

  以数字经济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张云飞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新时代提出的新方略。厦门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居于全国前列,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高达60%以上,开启了一条统筹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数字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智慧科技基础。“厦门实践”坚持按照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呈现出的绿色、智能、泛在的趋势,我们必须大力推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动生态化的自然科学和生态化的社会科学的协同配合,大力构建和完善绿色智慧的科技体系和知识体系,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智慧科技基础。

  大力加强生态环境的数字化保护。“厦门实践”注重统筹各种自然要素的系统治理,坚持将“美化环境”作为治理的目标。我们要将大数据运用于自然保护领域,以调查清楚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基础变量的基本数据,分析和预判它们相互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及其走势,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要素的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物质基础。

  大力促进数字经济和生态经济的融合。“厦门实践”注重在大力构建宜居适度的生态空间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现在,总部经济区、高端商务区、厦门科学城拔地而起,海洋经济实现了创新发展。我们既要用数字技术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用数字化推动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统一,又要用绿色技术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用绿色化推动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统一,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大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数字化水平。“厦门实践”将“依法治湖”摆在首位,注重“多规合一”,形成了依法治理生态环境的样板。当下,我们应将数字化作为实现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重要途径,建立和完善数字化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我们必须在行政程序上将数字化贯穿和渗透到生态文明领域的战略和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

  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可持续实现

  ●李宏伟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主任、教授)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要求“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取得系列成效,但相关工作仍存在难点与挑战。如度量难、供给难、转换难、交易难、抵押难、评估难等。“厦门实践”走出了一条“以环境优化增长、以发展提升环境”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促进本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日益完善。在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的指引下,筼筜湖历经5轮大规模综合整治,从人人掩鼻的“臭水湖”变为水清岸绿的“城市会客厅”。五缘湾片区通过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拆除海堤搞活水体、养殖清退实现清淤疏浚、绿化提升增强生态活力……一套组合拳下来,今天的五缘湾发生蝶变,立足生态优势,锚定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融合。

  展望未来,厦门要进一步促进“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因此,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实现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保根基:提高生态修复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和传承好“厦门实践”经验,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不断厚植美丽中国的生态根基。

  促转化:完善调查监测机制和价值评价机制。健全生态产品动态监测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经营开发融资、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方面的应用。

  再提升:强化保障机制和推进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强化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创新的研究,培育跨领域跨学科的高端智库,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国际合作。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和谐共生

  ●陈永森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要建立这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仍然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的过程中,人充分发挥主体性。首先,为了自身生存与可持续性发展,人类开始采取举措修复生态环境。同时,也有意识、有计划地不去干预自然,让自然休养生息。其次,自然有着桀骜不驯的一面,狂风暴雨、冰天雪地、旱涝灾害是其鲜明体现,人类通过引导和利用自然规避了一些不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现象。从逆来顺受到积极改变再到理智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人类的主体性不断进步和愈加成熟的表现。人类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人与自然展现和谐共生之美。

  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思想的合理审视与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体性问题息息相关。批判者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蕴含的人控制自然的思想的驳斥并不少。但这些批判与质疑并不全面,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正确理解拨开了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迷雾,人控制自然并不是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更关键的在于人如何控制自然。摒弃无视规律、践踏自然的控制之道,通过科学方法得出自然规律借以改造自然,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础上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中始终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然是全部人类活动的“应用场所”,是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人在活动中改变了自然界,也改变了自身。工业的发展,产生新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他们承认自然的优先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同时也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掌握自然规律,创造人化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然,实现对动物界的超越。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的角度看人与自然关系,肯定人的主体地位,称赞人的伟大力量。而这也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启示人类既要创造新世界又要以自然优先为原则,人有能动性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可推广的厦门样板

  ●林震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智库中心主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厦门的生动实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生态厦门,科学谋划,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代表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生态治理具有长远眼光和宏大视野”。2022年出台的《厦门“一二三”战略规划》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要求,努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树典范,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绿色转型和环境质量提升,构建稳定生态系统和现代化生态治理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坚持一核多元和合共治。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后,厦门就提出了建设“美丽厦门”的目标并着手编制规划,明确了厦门具有山海格局美、发展品质美、多元人文美、地域特色美、社会和谐美等五大特质。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实际上体现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要求,即党委领导(一核)、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多元)共同参与。

  文明厦门,开放共享,坚持城乡一体和美共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指向是“生态美”和“百姓富”的统一。厦门生态文明建设又天然具有“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征。筼筜湖治理经验已经在全市域得到复制推广,形成了 “绿色带动效应”型和“生态文化传承”型等为主要模式的城市中心城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谱写了“生态安民、产业富民”的生动画卷。

  作为经济特区,厦门的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共谋共生,共建共治,共享共富”,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的真谛所在。期待在新征程上,“三个厦门”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样板。

  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

  ●徐雅芬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厦门环境优势得天独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厦门深入人心且历久弥新。“清新的蓝”“怡人的绿”成为厦门的骄傲,这些无疑极大地推动了美丽厦门建设,也加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

  厦门市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获得感得到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必然引领着广大市民自觉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之中。多年来,厦门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绿水青山中收获了金山银山。其中军营村“茶香明珠”等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建立3个茶青加工厂,2023年带动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翔安区水质优良的古宅水库、人海和谐的新渔村澳头、海洋生态修复示范点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动画卷,无不让市民油然而生自豪感和幸福感。而这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关于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生态保护治理大格局的鲜明实践案例。

  厦门是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示范市”。近年来,厦门市坚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累累硕果: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全国前列,生态文明指数居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首,成为“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同时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荣誉花落厦门: “副省级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国家生态市” “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

  厦门成功走出了一条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道路。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健全高效有力的生态制度体系、构建美丽和谐的生态安全体系、打造宜居适度的生态空间体系、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营造绿色低碳的生态生活体系、培育幸福和谐的生态文化体系这六大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道路。

  生态空间观的丰富内涵与生动实践

  ●许斗斗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运,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生态空间观蕴含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要转变发展方式,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我们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线,要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实现在资源利用上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人类的永续发展奠定基础。

  生态空间观还蕴含着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是惠及广大民众的民生建设,经济建设是为了民生,同样环境建设与保护也是为了民生。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要以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求。

  生态空间观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生态文明追求提供依托。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空间家园,我们应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上,着力实现“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表现在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屡获“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殊荣的厦门,正是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结果。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现场交流会”在福建厦门举行,对我国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溯源与创新

  ●李永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

  原创性概念是原创性思想的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概念之一,这一概念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也蕴含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底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该概念还是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概括,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处于动态平衡、相互依存状态。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在追求自我增值的过程中不顾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要超越资本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了资本逻辑,这是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根本保障。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理念。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形成了诸多思想观点,比如“天人合一”“和合”等思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用时代精神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经验提升。习近平同志领导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比如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领导了厦门筼筜湖治理、莆田木兰溪治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等。在宁德提出了“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思想,在三明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论断,并提出“福建生态省”建设目标。这些思考和实践都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的基础和渊源。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原创性贡献体现在多方面。一是对以“主客二分”为基本思维方式的西方工业文明的超越;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运用和创新;三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的合理观照和科学解决。

  坚持“第二个结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黄巧龙 (福建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第二个结合”,即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在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经验,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话语和叙事体系准确表达。

  一是固本培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固本”就是要坚守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和传统,保持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培元”则是要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通过“固本培元”,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持续注入新动能。

  二是守正创新,探索生态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在坚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根脉的同时,又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既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又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生态智慧,促进自然之美与文化底蕴的完美融合,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三是文以载道,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提升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影响力。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坚定自信,用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表达出来的情感和价值诉求,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现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态环境,顺天应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智慧。

  四是以文化人,发挥人民群众生态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内生动力。大力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合力唱响生态环境保护“大合唱”。

  把握“五个重大关系”内涵及方法论

  ●罗家旺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全面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的重大转变,系统阐述了继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第一,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第二,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第三,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第四,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第五,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出鲜明的方法论底蕴。掌握领会其内在方法论意义,是深入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延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运思的应有之义。

  “五个重大关系”坚持整体性方法。“五个重大关系”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理论概括,蕴含着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性要求,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各种物化资源(山水林田湖草沙)相互联系、彼此依存。

  “五个重大关系”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生态文明建设“五个重大关系”秉承矛盾分析法的基本精神,展现出鲜活的理论生命与实践指向。“五个重大关系”是由五个既对立又依赖的关系体所组成,每个关系体均由一对具有一定张力的范畴组成,体现了鲜明的矛盾分析方法。

  “五个重大关系”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五个重大关系”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提出的,既是对过去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系统总结,又科学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和目标任务,是具有鲜明阶段性和问题导向性的治理良方,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