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2024年04月09日 15:08 来源:厦门日报
  2024年4月3日,市委党校“政策访谈”互动式教学现场,讲台上从左至右分别为杨正武、方轻、肖仕平、王彦龙和彭新波。  
 肖仕平
 
  王彦龙
  学员在“政策访谈”现场热烈提问和发言交流。
 
  学员在“政策访谈”现场热烈提问和发言交流。
  
 学员在“政策访谈”现场热烈提问和发言交流。
 
  学员在“政策访谈”现场热烈提问和发言交流。
 
  现场学员认真听讲和记录。

  文/厦门日报记者 午马 本版图/厦门日报记者 郑晓东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之际,4月3日,中共厦门市委党校举行“政策访谈”互动式教学,围绕“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主题,邀请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仕平教授、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王彦龙作为主讲嘉宾,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杨正武和方轻副教授、邓梦军副教授参与授课,与市委党校第42期厅局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74期处级干部进修班、第5期青才班、军队师团职转业干部培训班、海沧区委党校2024年春季处科级干部培训班约250名学员,从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视角,一起深入交流学习,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背景、意义、内涵和实现路径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通过研讨学习、交流互动,大家形成共识: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本期“政策访谈”由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彭新波副教授主持。

  “两个深刻”与“三个新高度”

  穿越2000年的东西方时空,当马克思与孔子“见面对谈”,会激发出怎样的思想共鸣?

  在讲解“第二个结合”概念之前,方轻讲述了1925年郭沫若以超凡的想象力和幽默的笔调创作的一篇“穿越文”——《马克思进文庙》,虚构了马克思进文庙与孔子对话的情景,以文学形式生动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孔子的大同世界理想“不谋而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两个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方轻说,“第一个结合”突出了实践的主体性,体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第二个结合突出了文化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契合和互相成就,从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当中解放出来。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轻说,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这“两个深刻”“三个新高度”的概括,指出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正是二者跨越时空的有机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中国,文化盛宴、文化产品层出不穷,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本土性,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的双向成就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理论和实践的长期思考,最终水到渠成。”肖仕平说,“‘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第二个结合”的“互相成就”,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的双向成就,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结合”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契合。在论述这一观点时,肖仕平先破后立,首先批驳了几种错误的社会思潮,比如:“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适用于指导中国革命,而不适用于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正统论”(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应该回归到马克思的“原本”或“正统”),文化复古主义以及文化虚无主义等。肖仕平强调,“第二个结合”正本清源,廓清上述错误认知,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彼此契合的基础上,彼此观照、双向奔赴、双向交融、双向赋能,产生互相成就的效果。

  如何互相成就?肖仕平认为,从马克思主义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根基、文化滋养。从中华文化来说,马克思主义激活和引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是“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

  针对学员关于“根”与“魂”之间关系的提问,杨正武认为,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地位来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古至今从未断流的“文脉”,是今人与古人沟通的一个桥梁,相对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而言,是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处于一元化领导地位,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魂。

  有学员提问,“第二个结合”为什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肖仕平从“必由之路”字面意义入手解答。“路”一是靠人走出来的,二是代表走的方向。“必由”即“舍此无他路”。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走“结合”之路,“第二个结合”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条路上创新得出的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前者是目标任务,后者是文明境界,这是“必由之路”的方向。

  准确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实践逻辑

  “‘第二个结合’从理论到实践,是正在进行中、探索中的课题。”王彦龙认为,准确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实践逻辑,有助于我们党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因此要把握好“第二个结合”的实践目标、实践路径和实践方法。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两个结合”的五大意义——彼此更加契合、结果互相成就、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和巩固文化主体性。这既是阶段性实践成果的理论概括,更是未来进一步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实践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方面文化使命任务——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和坚持守正创新,与“第二个结合”的实践路径是一致的,在本质上也是相通的。

  在实践方法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

  王彦龙说,自觉坚持和积极实践“第二个结合”,归根到底,就是创造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实现这一目标,务必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以自信自强的担当和作为、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气度,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为什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如何理解思想解放与思想统一之间的关系?对于学员的上述问题,王彦龙分析道,“第一个结合”就是思想解放的产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一个结合”——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成功。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开启的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也是思想解放的结果。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二个结合”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中汲取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认知,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王彦龙强调,思想解放和思想统一是辩证统一的,思想解放的过程本身就是思想统一的过程,思想解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思想统一,要用一元化的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互动交流环节,8名学员或提问或分享自己学习心得,大家表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在经由“第二个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中,不断把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杨正武最后做总结发言,归纳了此次“政策访谈”的四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