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4年09月13日 10:52 来源:厦门日报

吴家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球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和精髓。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指出,“美丽中国建设,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且需要和谐共生的,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23年1月至12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5%;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9.4%,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土壤污染防治初见成效,2023年全国农用地安全利用率达91%。2021年至2023年,全国EQI(生态质量指数)范围为59.6~59.8,表明中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生态结构较完整。二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完善。2012年以来我国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覆盖了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同时,2023年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等,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绿色发展体系构建基本完成。我国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创新驱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动绿色消费和绿色贸易,形成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绿色发展体系的构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我国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筼筜湖治理经验被列入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研修课程,面向全球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培训和推广。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约束加剧、生态保护基础薄弱、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生态压力与竞争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内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改善,也直接影响到全球生态安全与人类福祉。

  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水平

  在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关系、正确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成就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我们还需从多方面努力。

  坚持统筹推进,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上实现新突破。构建完善的生态治理体系、生态补偿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通过协同推进生态治理、生态减灾、生态发展,提高生态治理的整体效能,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聚焦“三区四带”等重点区域,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确保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增强;持续推进大运河、长江、黄河、北方防沙带等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构建生态保护修复数字化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监测预警、监管评估、应急响应等能力;搭建统一数据信息平台,促进生态保护修复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各国分享我国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坚持改革创新,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升级上展现新作为。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和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和规划体系,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如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科技创新,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集中力量攻克绿色转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如储能技术、氢能技术、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等。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系统观念,在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取得新成效。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为引领,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修复规划等。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等制度建设,形成覆盖全面、执行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推广生态修复、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成熟技术,提高生态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督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进行严肃问责。

  (作者系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本文为福建省社科博士扶持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FJ2023BF007;厦门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YSK2203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