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研究阐释不仅是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更是为了能够在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做好新时代的理论宣传工作,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
系统提炼总结标识性概念与原创性理论
系统提炼总结标识性概念与原创性理论是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研究阐释的基本要求。“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一重要要求虽然是针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而言,但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研究阐释过程中同样需要注重提炼总结标识性概念。概念具有标识性意味着,不管该概念是在语言形式的表述上还是在意义内涵的表达上都具有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因此,在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研究阐释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能够系统提炼出具有标识性的概念,进而将这些标识性概念的表述方式与意义内涵梳理清楚,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奠定基本的前提。正如恩格斯所言,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术语的革命与理论的革命往往是同步的。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学术语进行了扬弃而构建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由此可见,概念的新表述与新内涵必然与理论的创新具有内在相关性。这种内在相关性体现在理论的创新需要借助概念在表述上的转变与内涵上的扩充,而概念在表述上的转变与内涵上的扩充则是理论创新的必要准备。因此,系统提炼总结标识性概念是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研究阐释的第一步。在厘清这些标识性概念的表述以及意义内涵的新变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准确而全面地梳理和总结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所取得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总而言之,系统提炼总结标识性概念是为了能够深化对这些概念的学理性分析与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更加科学而准确地阐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原创性之所在。
把握好继承性与发展性的辩证关系
准确把握好继承性与发展性是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研究阐释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必须跟随实践的变化而不断与时俱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攻克难以克服的诸多困难,完成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的坚守,也体现了我们党始终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而不断进行的理论探索与理论创新。在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研究阐释的过程中,必须深刻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继承关系,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性;同时也必须深刻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新时代和新实践的生动交互关系,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性。通过学理化研究阐释清楚党的创新理论的继承性与发展性,才能深刻体现党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甚至是世界之问的严谨态度与科学精神。
充分阐明党的创新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充分阐明党的创新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是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研究阐释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而这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必然会带来原创性贡献。这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理论创新的必然效应。因此,充分阐明党创新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是不断深化党创新理论学理化研究阐释的应有之义。换言之,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研究阐释,必须要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原创性贡献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学理分析。只有通过对其深入而系统的学理分析,才能够准确把握核心要义,才能够系统梳理原创性贡献的整体内容;才能够彻底凸显原创性贡献所包含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才能够全面强化对原创性贡献的宣传效应。
理论阐释要以深入研究为基础,研究深入,阐释才能透彻。学理化研究所要求的逻辑性、严谨性与理论性恰恰就是深入研究的体现。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研究是为了能够更加透彻地阐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从而彰显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深入的学理化研究与透彻的理论阐释是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基础。只有在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研究阐释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得令人信服,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林雅玲 作者系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本文为厦门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YSK2201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