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根基

2024年04月26日 15:11 来源:厦门日报

  ●吕政龙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加快建设一支适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队伍,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人才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

  决定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作为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促进生产力三大基本要素变革。这其中,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作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使用者、创造者,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能动主体。具体而言:

  “新”在于创新。它意指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而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科技创新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问题。运用新型劳动资料改造劳动对象,需要人才;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牵鼻子”问题,需要人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依然需要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质”在于质优。它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推动生产力发展。当前,绿色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趋势。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和管理创新,需要一大批绿色技术人才、绿色工艺人才、绿色管理人才。只有具备一支崇尚绿色发展理念,具有扎实专业技能,能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人才队伍,坚持以人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产业培育,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

  需要新质人才

  新质生产力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反映人才主导、体现技术赋能、适配动能转换的高效能生产力,其不仅表征着以科技成果、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及管理模式之“新”,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之“质”,也意指以人才的思维方式、科技素养和实践技能之“新”,提升创新效能之“质”。

  需要求新求变的思维方式。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颠覆性技术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迫切需要置身其中的人勇于解放思想、主动求新求变,时刻关注和追踪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充分认识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不断适应新劳动资料、新劳动对象发展需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与时俱进的前瞻视野、战略思维不断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在现有科技知识体系和工作实践中找准创新方向、发掘创新领域。

  需要知识融合的科技素养。知识融合是指将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机地联结和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更为综合的知识体系,它不是简单的知识拼接,而是系统整合多元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发挥出它们之间的多元协同作用。当前,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单一学科知识越发难以应对这一局面。随着“融合科学”“开放科学”等新范式出现,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成为全球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一个主导趋势和创新源泉。在此背景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科学技术知识基础,还必须掌握知识跨界融合、整合前沿科技知识结构的能力。

  需要高效转化的实践技能。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还需要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产品。这就要求新质人才结合科技发展新趋势,持续开展创新实践,在不断地试错与完善中创造出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成果,并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推动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转化,新技术向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转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以高质量人才供给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人才创新生态,实现新质人才的高质量供给。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建设人才强国的“纲”和“本”,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鲜明政治优势。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新质人才,才能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此,必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夯实人才创新发展基础。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是实现高质量人才供给的重要保障,是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卡点的重要举措。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培养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大批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才;要构建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让人才引得进、待得住;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完善人才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分配机制,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人才创新生态。这是以高质量人才供给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在“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的大环境中,必须积极以数字赋能构建未来产业人才发展生态。通过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导向,以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互动为主线,探索建立“数字技术+未来产业+人才服务”的一体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全面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实现以人才生态吸引力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者系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