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玲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丰富内涵,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变”与“不变”的逻辑关系,对于推动厦门更高标准建设“两高两化”城市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变”
新质生产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基本内涵之“变”。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更高科技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升级介质,数字化、人工智能化的劳动资料推动了生产力的跃升。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对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形式的劳动对象的深入挖掘,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量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人力资源配备和持续供应,智能化数字化赋能的劳动资料和空间资源的优化组合。
驱动方式之“变”。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其核心引擎是创新,尤其是前沿颠覆性技术及其应用是重要驱动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新业态,推动生产要素创新优化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之“新”还体现在以科技来创新生产,区别于高能耗的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依靠创新驱动形成的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来自市工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市数字经济规模近4800亿元,占GDP比重61.5%,持续打造“芯-屏-端-软-智-网”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是数字时代更具创新性和融合性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不变”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初心不改。新质生产力作为塑造经济新动能的强大物质力量,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需要而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数字化、智能化在移动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的普及,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数字智能化的需要,提高生活的便捷度和舒适度。新质生产力创新了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摆脱传统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实现清洁生产、能耗降低、资源循环利用,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绿色低碳生活的需要,增进民生福祉。
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方法论不变。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方法论就是尊重生产力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地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存在差异,因而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家底”,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应发挥优势,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上,厦门提前布局,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机械装备、海洋经济等多个领域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不断提升产业的“含新量”“含绿量”和“含金量”。
改革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力不移。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呼唤劳动者以新的奋斗力量和新的自我革命精神投入到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一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要求呼唤科学家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于攻克世界科技前沿技术。二是弘扬企业家精神,要扛起民族产业发展的使命担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胆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三是弘扬工匠精神,“质优”这个关键需要更多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的应用型人才。
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根与魂,于不变中开万变。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也是贯穿其整个历史唯物主义大厦的根本基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管全要素如何全面升级与优化整合,都要始终立足于生产力理论的根本。在经典理论土壤的孕育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生动实践,不断回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一轮的发展实践。只有牢牢坚守住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根与魂,把握住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与势,才能于不变中开万变。
与时俱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于发展中守不变。新质生产力决定新型生产关系,只有保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才能更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变的基本规律。这要求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机制体制,推动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市场体系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各要素畅通流动的关卡。同时,以系统观念协调各方,做好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协同,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协同,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企业与社会的协同等,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社会活力。
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变应变,坚守不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质上是劳动者素质的发展。科学技术赋能生产力,也必须通过劳动者才能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劳动资料最终才能成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从在全国率先设立“劳动力市场”,到在全国最早推出集成式的产业人才政策矩阵,从“海纳百川”到“群鹭兴厦”人才工程,厦门通过不断变化升级的人才配套政策、收入分配机制等引贤纳才,以变应变的同时始终坚守人才强市的不变理念,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作者系厦门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本文系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2年度“我为建设新福建献良策”课题(编号:JAT22040)、2021年度福建省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编号:JSZS2103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