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慧芳 苏弘戬
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政课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的重要讲话,为推动思政课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遵循。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在新征程上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要求。“大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蕴含的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等时代内涵,既是对传统思政课的有力突破和发展,又凝聚着党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的规律性认识。
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是“大思政课”建设的目标所指、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就是要从“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大格局”四个维度着手发力,发挥课程、实践、管理、组织等方面的育人功能,真正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活力的“思政金课”,在增强“大思政课”的引领力中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助力。
◆增强思政“大课堂”感染力,构建课程育人新格局
“大课堂”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载体,其突破传统教育课堂的物理和概念界限,将思政教育延伸至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多元的形式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必须守好“大课堂”这个主渠道,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和根本使命,持续增强“大课堂”的感染力。要集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时空领域鲜活思政教育素材,构建起纵向贯穿大中小学全学段、横向贯通学校与社会全时空的思政课;同时深入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活动中蕴含的思政资源,根据不同课程特色,合理嵌入育人要素,打破传统学科间的互动壁垒,主动寻找思政教育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的契合点,如在历史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在地理课程中探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在文学课程中融入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感教育,通过案例教学、问题导向、项目制学习等方法,将思政教育与学科知识点相结合,让思政课程和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协同效应。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聚合优质教学素材和资源,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利用互联网、移动应用、VR/AR等现代化技术,创建在线思政课堂、虚拟博物馆、红色旅游线路模拟等,提高思政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构建“互联网+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定期推出系列精品网络思政课程、定期邀请思政名师开展跨校线上交流讲座,拓展教育时空,提升教学效率,拓宽思政教学模式,推动构建“课程育人”新格局。
◆强化思政“大平台”吸引力,构建实践育人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课”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就在于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将思政理论和社会实践统一起来。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就是要坚持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结合,发挥社会大课堂“大熔炉”和“大学校”的育人价值。要整合社会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联合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场所等,建立如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实践点、企业实习基地、公益服务站点等稳定的校外社会实践、创业实习基地。要继续开发数字化实践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搭建集学习资源、互动交流、在线测试、实践记录于一体的综合性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推荐;构建如虚拟实验室、历史事件模拟、社会实践案例库等在线实践平台,打造线上和线下协同联动、互为补充的多维实践体系,为学生提供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实践学习机会。要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通过挖掘地域特色资源,依托地方红色教育资源、历史文化遗址,设计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感受历史变迁、科技进步和文化传承;探索与企业共建研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切实了解行业发展,助力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塑造职业道德、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推动构建“实践育人”新格局。
◆提升思政“大师资”影响力,构建管理育人新格局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构建管理育人新格局,需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创新、管理机制改革以及资源平台整合等方面综合施策。要坚持内引外培,配足配齐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选拔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熟悉教育规律、热爱思政教育的高水平人才加入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党政管理干部转岗为专职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机制,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师资培训、学科竞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教学能力及科研水平,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深入基层、企业、社区一线,在实践锻炼中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时效性。要善于借力,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聘教授,各高校根据实际制定相应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完善特聘教授巡讲机制,为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及实施提供优质教师资源。要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提高评价中的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克服“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弊端,引导思政课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建立健全思政教育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学校领导、教务部门、学院、思政教师四级联动机制,有效实施思政课教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将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社会影响力等纳入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思政课教师积极性,推动构建“管理育人”新格局。
◆凝聚思政“大格局”协同力,构建组织育人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构建组织育人新格局,关键在于打破传统界限,形成全员参与、多维互动、资源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要强化组织协同机制,构建上下贯通的多层级有效协同的管理体制,形成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行政层面、教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于一体的多层级管理体制,整合部门资源,确保不同管理主体及管理层级之间既科学分工、各负其责又有机统一、协同育人,形成统一领导、分工明确的协同育人体系。要实现教研协同、教学协同、队伍协同、评价协同、校际协同、校地协同,以协同机制推动“破壁融圈”,建立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的思政教育联盟,完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不同学校、学院间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促进不同学科间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融合,通过联办讲座、互访交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等形式,凝聚起立德树人的磅礴力量。要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建立网上网下正向互动的工作机制,促进网上网下两个教育场的衔接整合;大力推进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育人,完善“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耦合的育人体系,通过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开展家庭社会性教育项目等提升丰富家庭教育资源,达到多方位合力育人的效果,推动构建“组织育人”新格局。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