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遵规守纪是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内涵深刻,意义重大,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我们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由与纪律、他律与自律、守纪与敢为的辩证关系,不断提升纪律修养,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坚定性,以严明的纪律干事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
自由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主要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个人按照自己意志行动的权利。应该说,人生存于自然和社会之中,人的一切活动无不受自然和社会的制约。从纪律上讲,自由是相对纪律而言的,主要是指共产党员在遵规守纪基础上所享有的行为权利。就是说,共产党员的自由也是在纪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即只有做纪律允许做的事、不做纪律不允许的事的自由。自由与纪律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对立统一。纪律以一定的自由为前提,自由以一定纪律为条件。纪律在一定条件下看起来是对自由的限制和束缚,但从根本上说,它对自由起着保证和促进作用。不能只看到纪律是对自由的限制、制约,还要看到纪律归根到底是对自由的保护。
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正确处理自由与纪律的相互关系。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看,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只有尽到遵规守纪义务的人,才有条件、也才有可能享受到纪律所给予的自由权利。也就是说,共产党员在享有纪律所给予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恪尽遵守纪律的义务。这就告诉我们,正确处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必须防止和克服片面强调自由而否定纪律的自由主义倾向。比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合自己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只要组织给权、不要组织监督;对错误倾向和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不斗争,事不关己,听之任之;热衷于打听和传播小道消息,不注意保守甚至随意泄露党和国家的机密,等等。这些自由主义倾向是十分有害的,它会使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工作消极,意见分歧,造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落实。我们党内不应该允许它的存在。因此,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努力克服党内的自由主义倾向,是新征程反对错误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党员自觉遵规守纪的重要条件。
◆正确认识和把握他律与自律的辩证关系
一般意义上讲,所谓他律,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和规范;所谓自律,是指个人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共产党员在遵规守纪实践中自觉磨炼,逐步把遵规守纪视为一种神圣职责,内化为一种自觉需要,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动,就会从他律走向自律,实现他律与自律的辩证统一。作为共产党员,要深刻认识到党的纪律是党的意志的集中体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纪律都具有强制性,对党员个人来说都是他律。这种强制性是党内对党员的一种教育手段,包括社会对党员的监督,都是辅助性的。遵规守纪,主要还是靠广大党员的高度自觉来实现。这是因为,党的纪律是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之上的,所以这种强制性、他律性本身就包含着自律的内涵和要求,包含着转化为自律的可能性。共产党员遵守纪律的过程,就是把他律转化为自律、把自律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因此,共产党员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纪律的他律性,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在这方面,焦裕禄、谷文昌、邱少云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纪律的高度自律性说明,当共产党员心甘情愿地严守纪律时,服从就会变成自觉行动,他律就会成为共产党员随时准备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的高度自觉。我们共产党员要向他们学习,努力做遵规守纪的模范。
共产党员要实现由他律向自律转化,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纪律修养,提高遵规守纪的思想境界。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纪律修养,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习惯是经过长期重复和强化形成的行为。要把纪律学习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坚持不懈地养成良好的遵规守纪的习惯,久而久之,习惯就会成自然,就会逐步实现从“要我这样做”到“我要这样做”的转变。养成了习惯,就会主动认同纪律,加强自我约束,从而实现从一般的遵规守纪到理性自觉的飞跃。另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纪律修养,形成遵规守纪的优秀品格。遵规守纪的品格一旦形成,犹如牢固的堤坝,守护着党员干部,使之不受邪念的引诱、侵蚀。良好的习惯发展成为优秀的品格,才是牢不可破的,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他律与自律和谐统一的境界。良好习惯的养成、优秀品格的形成,实质上是党性锻炼和纪律修养不断升华的过程。共产党员只有当遵规守纪的行为成为他性格品质的组成部分,才是真正的自律。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纪律修养,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自觉的纪律”。
◆正确认识和把握守纪与敢为的辩证关系
所谓守纪,就是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令行禁止的必然要求,也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所谓敢为,就是敢于担当作为,即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这是加强纪律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促进干事创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共产党员必须深刻认识到,党的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心中“戒尺”清、“刻度”明,思想才不会出格、行为才不会逾矩。党的纪律划定了明确的行为边界,织就了严密的制度笼子。党的组织必须把严的标准树立起来,把严的纪律执行起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养成纪律自觉。党员干部要以党规党纪为准绳,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照六项纪律,量一量自己的言行,用党规党纪这把“戒尺”校正思想和行动,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从而更加自觉地遵规守纪。
党的纪律既是“戒尺”,也是促进干事创业的“鼓槌”。纪律规范不是束缚,更不是把人“管死”,而是营造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党的纪律划出的“红线”,标出的“禁区”,列出的“负面清单”,正是为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职尽责、行使权力打好基础、指明方向、创造环境。严明纪律捆住的是任性用权者和蛮干乱为者的手脚,对于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全力以赴做事的广大党员干部,纪律的“紧箍”扎得越紧,越是他们做人的坚强后盾、做事的有力保障。党的组织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旗帜鲜明为担当实干者撑腰鼓劲。纪律上的“严”与担当上的“敢”是辩证统一的,只有遵规守纪才是干事创业的最大底气。党员干部要把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抓落实的坚定性统一起来,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在守好纪律底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打消顾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锐意进取,把政治动力转化为工作动力,增强干的劲头、形成干的合力,一门心思谋实干、心无旁骛抓落实,既有敬畏心又有精气神,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