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阅·谈”学习明理活动走进厦门自贸片区

2025年04月02日 14:02 来源:厦门日报

  

  “月·阅·谈”学习明理活动现场。

  

观众向嘉宾提问。

  文/本报记者 黄伟伟

  图/厦门外图集团 提供

  3月28日,“月·阅·谈”学习明理“以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学习沙龙活动,在厦门自贸片区举行。活动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中共厦门市委改革办主办,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协办,厦门外图集团承办。

  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党校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艳涛作为理论嘉宾,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副主任翁晓岚、中共厦门市委改革办副主任杨晖作为政策嘉宾,围绕厦门以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这一中心工作,讲理论、举例子、谈感受,通过“讲、读、评、荐”四个环节,和现场观众进行交流互动。

  通过学习分享、问答点评,大家一致认为,改革开放是经济特区的“根”和“魂”。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多年来,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前沿,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促进了改革成果由点及面、成型成势,探索形成了涵盖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多层次、多功能的开放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对厦门改革开放提出重要要求,再次体现出他对厦门一以贯之的关怀厚爱。厦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以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推进全局性、全域性的重大改革举措,更好以改革的思路破解难题;要坚定不移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高效法治环境、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国内外标准互联互通互认,实现制度型开放和制度性变革高度融合,“创”出更多成果,彰显“率先”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

  此次活动同步在线上进行视频+图片直播,直播总浏览量突破200万人次。

  理论嘉宾阐释

  从宝贵思想财富中汲取智慧力量

  张艳涛教授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里程碑意义谈起,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宏观政策背景,并重点为大家系统梳理了习近平同志在厦门探索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实践。

  他说,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直接分管体制改革工作。在他的亲自推动下,厦门开启了多项改革攻坚探索,如开展机构改革、进行税收改革、推动金融改革、制定发展战略等。他主持编制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指导厦门城市中长期建设发展提供了科学战略蓝本,明确了厦门以外向型经济为重点,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之路,开创性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理念,包括对城市进行战略定位、建设“自由港”的战略构想、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等,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为厦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证和强大理论支撑,充分证明厦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

  政策嘉宾分享1

  当好改革促进派实干家 抓好改革任务落实

  市委改革办副主任杨晖是厦门综合改革试点的参与者。他说,中央支持厦门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是厦门经济特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厦门以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探索了一批全国首创改革成果,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实践成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向全国推广29项厦门的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2024年我市改革热度平均指数位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一。

  关于改革近期成果,杨晖从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优化营商环境、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发展高品质民生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开展船舶“不停运办证”改革、以创新标准推动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出海、探索混合产业用地土地用途灵活转换机制、医保DIP改革、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基础的环境准入集成改革等全国首创性、引领性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他用这些生动事例来证明,全市上下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改革干劲正在全面激发。

  杨晖提出,接下来,厦门将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坚定当好改革促进派、实干家,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

  政策嘉宾分享2

  在扩大高水平开放中贡献“厦门经验”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翁晓岚结合自身工作,先和大家分享了她对制度型开放的理解。她认为,通俗点儿说,和流动型开放不同,制度型开放是更高水平的开放,就是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主动对接国际先进的市场规则,对自身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进行调整,力求形成更加开放透明,与国际接轨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她以推动重晶石粉海运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为例,过去《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的货物名录中没有重晶石粉,导致每次出口要“一事一议”,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现在,厦门海事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叠加厦门自贸片区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推动以公约修正案的形式,填补了这一制度空白。

  翁晓岚说,从2015年挂牌起,厦门自贸片区围绕制度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两岸融合三大功能定位,坚持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坚决扛起职责使命。在制度创新方面,十年来,推出632项创新举措,占福建自贸试验区全国首创举措的一半以上;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开展120多项改革,建设国内最早一批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巩固拓展厦门自贸片区链接全球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重要通道功能;在两岸融合方面,引进了一批“大陆首家”的台资企业落地,努力畅通台胞台企到大陆投资兴业的通道。

  扩大高水平开放,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翁晓岚提出,接下来,厦门自贸片区将进一步发挥好“试验田”作用,持续强化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加快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服务创新成果,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经验”。

  互动

  问答1

  更快更实推进工作项目

  来自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的现场观众吴瑜虹问翁晓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厦门自贸片区将有哪些重要举措?

  翁晓岚回答,厦门自贸片区将从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深耕细作、助力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六个方面,推动实施78个工作项目。按照能快则快、务求实效的要求,力争到今年10月份左右,78个工作项目完成90%以上,目前各项工作按序时进度正在推进,78个工作项目已落地27项,任务完成率34.6%。

  问答2

  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

  本次活动在线上同步直播,网友积极参与。一名网友问杨晖,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接下来的改革,将如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杨晖说,厦门将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优先抓好民生领域各项改革。比如完善城中村治理机制,厦门持续探索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方法路径,在产业升级、规范管理、空间梳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破解难题、补齐短板,让广大城中村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再比如创新大学生“一张床”免费住宿保障机制,解决大学生群体在稳定就业前的过渡性居住需求,让他们安心在厦门工作生活、干事创业。厦门在民生领域部署了一系列改革举措,目的就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