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专版 准确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内涵

2021年01月18日 09:46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实质上意味着一种人类新文明形态的开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从根本上要靠党的全面领导,靠党把好方向盘、定好罗盘针。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越接近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向深入。对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紧要问题,要科学统筹、优先解决。

  ●张艳涛   刘金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标识,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大共识和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战略全局而不懈奋斗,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将极大改变中国的面貌、改变中华民族的面貌、改变中国人民的面貌、改变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更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再版”,而是“新版”。之所以说是“新版”,就在于它的原创性,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首创精神”,拓宽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模式和现代文明发展道路。就此而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实质上意味着一种人类新文明形态的开启。经过接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维度看,“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由“大国”迈向“强国”成为现实任务,强国之声在中国崛起;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维度看,“新时代”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历史终结论”和“社会主义失败论”不攻自破,社会主义自信彰显中国魅力;从人类文明发展维度看,“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人类现代化道路不再是“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地深刻认识、总结和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不断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通过发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

  主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上党的旗帜,定为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从根本上要靠党的全面领导,靠党把好方向盘、定好罗盘针。古代中国曾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古代中国是辉煌中国,近代中国是没落中国,由辉煌到没落,这种巨大的历史反差,就转化为中国人坚定的民族性格与宏大的历史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这意味着当代中国逐渐迈向复兴中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其本质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的意志的统一。

  全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战略全局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哲学之道”在于抓本质、讲逻辑、善概括、重辩证、谋战略。所谓战略思维是指主体对关系事物全局的、长远的、根本的重大问题的谋划、分析、综合、判断、预见和决策的思维方式,强调从根本、全局、长远上把握各种本质关系,并制定战略目标,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战略思维能力以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点,集中体现在对战略态势判断能力上。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既表现为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直接较量,更是国家战略思维、战略决策、战略目标和战略能力的深度角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现在,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许许多多的重大问题需要进行战略谋划。在把握国际国内大势、擘画改革发展稳定蓝图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有战略思维,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这些都要求增强战略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升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关键是提升对中国和世界重大现实问题的判断力、批判力和建构力,唯有如此,才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习近平同志眼里,战略思维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越接近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向深入。对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紧要问题,要科学统筹、优先解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事关战略全局的紧要问题。

  总之,中国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建设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征程中不断进行党的自身建设之伟大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要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万古不变的原则可以遵循,更需要在艰苦探索、摸索和思索中不断前进。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为中国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懈奋斗!

  (张艳涛: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金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